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完全免费   8篇
  无线电   2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机载红外诱饵弹的运动轨迹模型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红外诱饵出膛后发生燃烧反应的微元体受力数学模型,分析了红外诱饵弹的速度方程,导出了红外诱饵投放后有效持续时间内的速度、诱饵位置、红外质心位置、距载机距离等运动参数的计算公式.对于尾追攻击和迎面攻击两种情况给出了红外诱饵的有效干扰距离与导弹和载机的飞行速度、投放系统的响应时间、红外诱饵的有效持续时间及载机可成功脱离导弹视场角时导弹与飞机最大距离的关系.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栽机在系统告警到导弹接近红外诱饵有效干扰距离的时间内应将载机调整到干扰的最佳方位,实现干扰成功的一个要点是载机采取有效的机动措施.还分析了传统红外诱饵进行对抗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组间隔发射,多个发射器向不同方向投放,采用自燃材料投放后氧化反应形成大面积热云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红外干扰弹的工作原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红外干扰弹的干扰机理,概述了其组成、作战过程、战术使用、主要技术指标和投放/发射技术,最后简述了红外干扰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红外干扰弹的干扰机理与战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伟  侯振宇 《激光与红外》2000,30(3):171-174
首先分析了红外干扰弹的干扰机理 ,然后概述了其组成、作战过程、战术使用、主要技术指标和投放 /发射技术 ,最后简述了红外干扰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机载红外诱饵干扰效果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诱饵干扰红外点源制导导弹的干扰效果测试,是研究红外对抗新原理、新器材的技术基础.分析了典型红外制导导弹制导机理;重点研究了红外诱饵的干扰机理、干扰效果测试方法,分别叙述了地面和空中两种测试方法.给出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5.
调幅式红外导引头干扰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调制盘的红外制导导弹严重威胁战机的生存,需要开展机载红外对抗技术研究以保护战机的自身安全。以旭日升型调幅式调制盘为例,介绍了调制盘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中波红外激光干扰调制盘的机理,使用MATLAB模拟了不同幅度、频率、相位的调制脉冲信号对调制盘系统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干扰光强度与目标辐射强度之比从1提高到10时,方位角误差由3.6毅变为14.4毅,失调角误差由2.4毅变为10.8毅。当干扰信号角频率与调制盘载波频率接近时,方位角误差变为151.2毅,失调角误差变为28.4毅。单纯增加干扰光的强度对实现干扰贡献不大,会增加调制盘系统接收信号的强度,易暴露目标。幅值缓变的干扰信号虽然能使调制盘导引头的接收信号出现偏差,但不会让目标完全摆脱导弹跟踪,而角频率接近载波频率的干扰信号会使导引头接收不到准确信号,最终实现干扰。  相似文献
6.
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依据,分析了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特点,研究了而源红外干扰弹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干扰机理.最后探讨了不同平台上面源干扰弹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雷电干扰的形成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及其基本特性,阐述了雷电通过各种途径形成干扰的机理和防护措施,以及在保护,控制线路中雷电干扰的估计,给出了高压变电站因雷电在二次电缆中产生的干扰电压计算示例,最后还就浪涌抗扰度试验中试验水平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高重频激光对激光导引头的干扰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帅  刘志国  赵乾  王仕成 《激光与红外》2015,45(12):1467-1472
高重频激光对导引头的干扰涉及到导引头内部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脉冲展宽电路及信息处理组件等多个部分,频率、能量等因素对不同电路的干扰效果相互影响、叠加,导致对干扰效果的评估复杂。为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干扰效果,研究了激光导引头内部电路对激光信号的处理过程,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分析了高重频激光对激光导引头的干扰机理与干扰效果,并进行了定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扰激光能够进入导引头波门的前提下,高重频激光能量是影响高重频激光对AGC电路及脉冲展宽电路干扰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干扰激光能量达到导引头接收阈值的前提下,重复频率是影响高重频激光对信息处理组件干扰效果的主要因素;定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高重频激光对激光制导武器的干扰机理,根据高重频激光干扰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激光制导导引头编码识别模型、时间波门模型、多信号处理模型和干扰信号调制处理模型等相关理论模型,提出了导引头干扰有效的3σ判定准则。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多源干扰和信号调制特性对高重频激光干扰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多源干扰和干扰信号频率调制能够有效增强干扰效果,干扰信号幅值调制对干扰效果改善作用并不明显。该研究结果将为高重频激光干扰效果评估和高重频激光干扰系统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对抗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成像设备的干扰,采用脉宽为10ns、波长为1.06μm的脉冲激光对其进行了干扰实验。分析了干扰现象与机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测量了饱和阈值。结果表明,当激光能量密度为1.33m J/cm2时,时间延迟积分CCD达到饱和;提高激光重复频率可以取得更有效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