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2篇 |
免费 | 1720篇 |
国内免费 | 16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3篇 |
综合类 | 418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机械仪表 | 118篇 |
建筑科学 | 32篇 |
矿业工程 | 38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12篇 |
水利工程 | 34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武器工业 | 169篇 |
无线电 | 344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9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9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3篇 |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148篇 |
2022年 | 187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196篇 |
2018年 | 151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93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239篇 |
2013年 | 237篇 |
2012年 | 332篇 |
2011年 | 275篇 |
2010年 | 282篇 |
2009年 | 295篇 |
2008年 | 334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202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固态记录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今后记录器发展的主流.控制模块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记录器与外界的通信和控制功能,详细介绍了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软硬件的设计.实践证明,该模块功耗低、稳定可靠,完全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信号的油气管线地貌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分段回归图像插值算法及小波变换提高图像分辨率和信噪比,对油气管线地貌图像进行分析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尺度分割方法提取不同地貌目标SAR图像,使用灰度共生矩阵计算同质性、对比度、能量、相关度等纹理特征作为分类依据。最后,利用向量分类方法完成油气输运管线周围地貌目标识别。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信号的油气管线地貌识别方法能够准确识别油气管线穿越的水体、农田、沙漠、山地、建筑等地貌特征及动态变化,为长输管线地质风险预警和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星载固态功率放大器低气压放电和微放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低气压放电与微放电的产生机理。以要求在低气压和真空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的某星载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为例,详细介绍了在设计和生产中对低气压放电和微放电所采取的预防措施,重点从放气孔设计、多余物和污染物的控制、结构件设计和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C波段20 W固态功率放大器进行了低气压实验和真空实验,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产品在实验过程中其幅频特性、频谱和电流与常压状态相同,无异常情况。该产品在卫星实际环境中工作正常,也证实了星载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在设计和生产中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大幅宽的对地观测,但受天线尺寸和数据有损传输影响,高分辨率SAR图像的获取十分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个基于结构保持的图像超分辨重构网络(SP-SRNet),以实现SAR图像从低分辨(LR)图像到高分辨(HR)图像的重构:使用一个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梯度图特征,为超分辨重构网络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设计一个由像素损失和梯度损失组成的多目标函数优化SP-SRNet。利用ICEYE公司卫星高分辨SAR图像,采用双3次下采样算法构建SAR图像的LR-HR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运用多种现有算法对比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SP-SRNet在定量评估指标和主观视觉上均优于现有的超分辨重构算法。 相似文献
7.
流域边坡的地质灾害不仅会造成水利工程破坏,更会对周边地区群众和安置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因其宏观、动态、快速、经济等优势,为大范围地表形变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考虑西南流域库岸植被覆盖特征,采用PS-InSAR和DS-InSAR两种InSAR技术融合获取监测流域段的异常形变区域,进一步结合异常形变区域坡度、坡向、植被和土壤等因素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估模型,评估形变区域风险等级。组织实地勘察,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与验证,以实现边坡库岸的隐患点排查。 相似文献
8.
9.
一种基于软阈值方法的改进A1/A2极化干涉分类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极化干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极化干涉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干涉相干系数在极化干涉分类中的作用,并且系统分析了基于相干最优优化后的相干系数进行极化干涉分类过程的原理,总结了现有极化干涉分类算法在阈值选择方面存在的不足,阐述了硬阈值方法和软阈值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提出基于软阈值方法的改进A1/A2非监督极化干涉分类算法,解决了极化干涉分类现有的分类空间中的阈值问题。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分类结果,做出了改进。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载小型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人机载小型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及其应用,简述了其基本组成和主要战技指标,并以小型合成孔径雷达(MSAR)和STacSAR的实例,展示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