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60篇 |
免费 | 968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2篇 |
综合类 | 485篇 |
化学工业 | 10篇 |
金属工艺 | 11篇 |
机械仪表 | 102篇 |
建筑科学 | 33篇 |
矿业工程 | 9篇 |
能源动力 | 11篇 |
轻工业 | 14篇 |
水利工程 | 114篇 |
石油天然气 | 24篇 |
武器工业 | 162篇 |
无线电 | 348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31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5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8篇 |
2024年 | 179篇 |
2023年 | 252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236篇 |
2020年 | 252篇 |
2019年 | 205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47篇 |
2016年 | 205篇 |
2015年 | 191篇 |
2014年 | 308篇 |
2013年 | 258篇 |
2012年 | 314篇 |
2011年 | 273篇 |
2010年 | 277篇 |
2009年 | 267篇 |
2008年 | 256篇 |
2007年 | 227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169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148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在不改变主反射面轮廓前提下,通过移动馈源相位中心,并适当发迹主副反射面边缘的照射锥削,再次将副反射面赋形的设计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相频扫天线阵的雷达,在雷达会标系上波束批向精度的测量和校准问题,在我所几种相关雷达型号的研制中,有过不同的实践,碰到过不同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认识。如果能通过讨论,从理论上搞清这个问题,严格推导出上述转换关系,并结合相阵及其在雷达中的具体应用要求,寻找出合理的指向精度测量方法,同时定时地给出该方法的原理误差,对于提高和统一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指导今后研制工作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5G NR中,整个系统都以波束为中心进行设计,因此相比2G/3G/4G,5G覆盖在波束赋形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前所未有的灵活性。5G网络发展初期以快速覆盖为目的,采用单一的8波束配置,无法满足高楼场景的特殊覆盖需求。本文创新性地提出1+X立体覆盖方案,介绍了其基本特点和实现原理,并结合实际测试验证了1+X波束配置相比传统8波束带来的增益,证实了1+X立体覆盖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雷达体制的最小软件化综合处理机设计.采用国产化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 相似文献
5.
7.
8.
9.
潮时差和潮差比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导致多波束测深精度较差,基于此,设计一个基于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在系统的硬件部分,重点设计了接收机电路、电源模块、采集模块与数据发送模块;在系统的软件部分,提出RTK三维水深测量原理,初始化处理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算子,对三维姿态改正,并对数据去噪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动态潮位改正算法,使潮位之间在各维速度方面彼此独立,得到全局最优解,以此完成基于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多波束测深。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多波束测深系统不仅提高了测深的精度,还提高了测深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最初的智能天线技术主要用于雷达、声纳、军事抗干扰通信,用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等。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及科研人员对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组网技术、天线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迅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利用数字技术在基带形成天线波束成为可能,天线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