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完全免费   95篇
  无线电   37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方法综述   总被引:39,自引:9,他引:30  
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是制约红外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限制性因素。对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两点校正法进行了原理探讨,并阐述了恒定统计平均法、时域高通滤波器法和神经网络校正法等几种正在实验室大力研究的非均匀性校正技术。  相似文献
2.
红外焦平面CMOS单元读出电路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研制出一种 C M O S 差分放大器组成的电容反馈互导放大器( C T I A) 型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其输出端带有相关双取样( C D S) 电路。对读出电路的注入效率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介绍了器件的设计与工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77 K 下,读出电路的动态范围为66 d B,功耗典型值为0 .53 毫瓦/ 位  相似文献
3.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非均匀性与校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是红外成像技术发展的趋势,文中研究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本身参数的非均匀性和对焦平面红外成像系统中探测器非均匀性的校准机理,并介绍焦平面成像信息处理系统实现的基本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红外系统与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传感器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靠监视、探测、识别、瞄准与拦截目标的关键。过去二十几年中,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逐渐从构想成为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的迅速发展,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的红外传感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红外传感器和动能拦截器红外导引头已从过去的基于红外探测器线列或较小规模的红外焦平面阵列(64×64)的系统发展到基于较大规模的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系统,红外传感器与拦截器红外导引头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弹道导弹防御本身的复杂性,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仅是初步的,为此,美国还在继续发展完善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包括进一步发展更先进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改进红外探测跟踪系统与动能拦截弹红外导引头。综述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系统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5.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响应非线性的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提出了一种定量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响应非线性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获得探测器输出电压与辐射到光敏元上的辐射通量数据,进而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了红外探测器的响应非线性曲线——“S型曲线”,并且尝试建立了它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这种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校正思路——基于光敏元响应非线性的非均匀校正方法。这种校正思路较现有的温度定标校正算法更忠实于光敏元的真实特性,因而能达到更高校正精度。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根据响应非线性曲线进行校正的精度能提高到两点校正算法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技术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方丹 《红外技术》2004,26(2):23-28
从红外焦平面技术的发展背景出发,论述了读出电路在红外焦平面信号传输中的作用;讨论了用于实现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的一些实施技术;并对各种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提出了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红外焦平面阵列非线性响应的分析和计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导致红外焦平面阵列响应非线性的各种因素;并以HgCdTe红外焦平面阵列为例,以量子效率与入射光子波长的相关性为基础,计算了在准理想条件下探测器响应的非线性量;结合非均匀性校正,计算了在给定区间定标后的非线性大小;还对实际应用中一例非线性响应所导致的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剩余误差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红外图像非均匀性产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在论述实际红外焦平面热像仪成像基础上,对焦平面热像仪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探索,并在理论分析指导下从测量和校正角度对各种非均匀性产生因素进行了归类,以期获得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的方法与减小图像非均匀性产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地判别和剔除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无效像元,本文在分析了IRFPA有效像元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指出在均匀输入时IRFPA有效像元输出值的均值差(DOM)和标准差(STD)特征的分布具有正态性。通过采用自适应投影匹配分解法对特征直方图进行高斯分解,进而估计出有效像元DOM和STD特征的分布区间,从而得到了判别无效像元的分类准则.针对实际IRFPA图像数据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无效像元的判别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元响应具有非线性特征,提出了一种易于硬件电路实现的、考虑探测元响应非线性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校正参数少,易于硬件实现并且校正性能优于多点校正法和基于多项式拟合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