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97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5G、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为代表的的智能化开采越来越成为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从检修班、生产班、设备库存、生产管理等方面对传统煤矿装备及生产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分析现有煤矿装备及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麻地梁煤矿智慧矿山智能化工作面建设为工程背景,从智能化装备的组建、功能、库存管理、生产管理、运行优势和成功实践等角度介绍智能化装备的应用与生产管理,构建了以煤矿大数据库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提出了 “管设备,就是管生产、管安全”的新的管理理念。该体系的建立及理念的提出,可为突破传统生产管理模式、进行新型智能化煤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合理运用教学智慧引领智慧教学改革成为实现和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隧道工程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极强的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和课程内容等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开发工程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对高层次创新复合型工程人才的需求。在系统阐述隧道工程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育人为准绳,结合郑州大学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提出教学能力智慧升级、教学内容智慧更新、教学模式智慧立体化、学习导向智慧自主化的"四维一体"智慧教学改革方法,以实现教学相长,智慧相融。实践表明,该方法使隧道工程课程的"教"与"学"从单一知识的讲解逐步走向多元智慧的传授,体现了智慧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生态智慧的研究发展,指出本次有关城市八景生态智慧的研究具有开拓性价值。界定了江汉平原的范围,整理出该平原32个府州县清代方志八景的272景目清单。以清代方志八景记载为依据,阐述了城市八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长期的公共智慧淘选,并富含国家治理智慧等丰富内涵。围绕城市八景格局的时空周正、法无定法、彰显风土三方面,论述了其生态服务功能均好、高度的公共性为全民接纳并推广普及,“内聚外控”格局体现了生态适应,并成为地方风土象征等生态智慧内涵。提出城市八景是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中国贡献,是我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中生态大智慧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南靖县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聚落河坑村是汉族稻作农业向闽西南山区拓展,逐步吸收土著生存智慧成就的农副养结合的复合型农耕聚落,其景观形态的形成是传统农耕智慧下人与自然复杂互动的结果,反映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的韧性机制。采用人类学的文献研究、口述历史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初步还原传统农耕时期(清代至民国)聚落状况,包括"因地制宜"的农业生态系统及"顺天应时"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透过河坑村"人与天调"的聚落景观动态变化背后复杂的人与自然的互动,揭示传统农耕智慧下的乡村社会生态韧性。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的人居实践饱含原创定向智慧。水作为重要的人居要素是早期人居发展的依凭,亦是实践之对象,从整体环境观角度对其进行关联而系统的考察,有助于揭示早期多层面人居实践与自然环境间关联调适智慧。综合文献与考古材料二重证据并结合地景格局,从区域、流域与城邑3个层面提炼涉水实践智慧:区域层面主要体现在治水实践顺应于自然规律的疏导与调蓄策略,是基于人居开发与环境资源利用间协同智慧的体现;流域层面反映在城邑群化分布与异态营建的综合适水上,互通交融的网络化水系搭织是人居展拓需求下的智慧营建;城邑层面则表现在择址、营城的因任思维和识时务的迁城避患方略。区域、流域与城邑不同人居层面的涉水实践内容相互嵌套,隐含完整的逻辑链,为后世人居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先秦时期的人居涉水实践智慧反映出先民尊敬自然、顺应山水规律的实践思维,而“循自然之理,助自然生长”觅因得境的实践观,与绝对自然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6.
以江南圩田为研究对象,文章阐释在风景园林生态的语境下,以生态系统服务效能为"法",以空间形态为"式",有法有式,有律可循的观点。通过"水—绿—人"三者的关系,进行传统江南圩田原生空间形态的整体解读,剖析其间蕴含的8个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反思当下圩田地区建设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进而探讨传统江南圩田生态智慧对当代圩田地区发展与规划实践给予的启示:"顺水而为"适度改造自然的理念;形成三生融合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以及与水相协调的传统社会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生态智慧是一种实践哲学,能够被广泛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之中。美国芝加哥的卢瑞花园(Lurie Garden)、谢德花园(Shedd Garden)、斯特恩矿坑公园(Stearns Quarry Park)作为优秀的公共绿地,不仅具有特色鲜明的植物群落结构及植物景观,而且已成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活动场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场地植物景观营造的生态智慧。根据3处绿地的植物种类特征,总结了植物群落构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植物塑造场地空间、植物景观的自然野趣、植物群落构建及其景观营造与城市生物多样性关联等方面探讨植物群落对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对芝加哥城市公共绿地的植物群落构建及景观营造进行了生态智慧解读。  相似文献   
8.
低碳发展是世界经济社会的潮流和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国制定了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关键时期,我们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赢?本文就此进行思考,探索保障性住区的生态建设在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生态规划以及居民自身等各方面的低碳策略,希冀对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市政管理移动监察“慧”管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寓  朱勃 《城市勘测》2014,(1):19-24
立足于市政管理移动监察系统的研发过程,对组成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云平台服务、GIS系统三个模块的建设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文中详细的描述了三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功能分析和技术特点,对市政管理移动监察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通过对系统建设过程的分析,对当前智慧城市和智慧市政的建设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堃 《中外建筑》2014,(10):72-74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增长成为规划界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在国内,随着两型社会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开始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本文力求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