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天津第一炼油厂的循环冷却水力低(?)度水质(见表1)。目前采用的水处理配方为六偏磷酸钠加HEDP,加H_2SO_4响节pH值8.O~8.5,预膜和运转时补加适当用量的钙。采用该配方虽可达到要求的缓蚀和阻垢效果但存在一定的缺点:①须加H_2SO_4调节严格要求的pH范围;②需要大量的H_2SO_4;③加酸操作比较麻烦,稍有不慎,  相似文献   
2.
在固定床常压连续流动反应器.气相色谱仪组合装置上考察La2O3和CeO2改性AC/γ-Al2O3催化剂对甲醇深度氧化的催化性能,并用XRD进行物相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载体中添加CeO2大大促进了Ag在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La2O3的加入能够降低甲醇的起燃温度,而La2O3和CeO2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甲醇转化为CO2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乳化石蜡的研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越来越需要配伍性好、一剂多效、生产成本低、化学与生物毒性低的钻井液处理剂。对用转相乳化法制备乳化石蜡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对乳化石蜡的性能与其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出的乳化石蜡稳定性和分散性良好;由于加入了2%多元醇作防冻液,该乳化石蜡的凝固点为-10℃;加入少量该处理剂即可大幅度提高钻井液润滑性,改善其抑制性能,并且对钻井液流变性能无影响,各种性能均优于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4.
张信芳  张敬畅  张光明  张天巧 《石油化工》2004,33(11):1036-1040
对苯酚羟基化合成苯二酚产物分离过程酚焦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模拟研究表明,在含有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混合溶液中,邻苯二酚比对苯二酚更易氧化缩合生成酚焦油。苯酚羟基化反应液中催化剂残留和催化剂被溶解形成的金属离子对酚焦油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对苯醌的存在对酚焦油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泄漏进入的氧或空气可加速苯二酚的氧化缩合反应;酚焦油生成量随常压脱水和减压精馏过程操作温度的升高、操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醋酸能溶解催化剂活性组分,存在醋酸和金属离子残留问题,从而增加了羟基化反应产物分离过程酚焦油的生成量。在羟基化反应产物中加入Na2HSO3,使羟基化反应产物中的对苯醌还原,同时减少羟基化反应产物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起到了抑制脱水和精馏过程中酚焦油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碳化铁超微粒子(UFP)催化剂制备的基础上,采用内径5mm连续流动加压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对该催化剂性能做了系统评价,在无原料气循环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5MPa、320℃和空速(VHSV)约600h-1条件下,反应20h达到催化剂活性稳定期,测得20—48h期间CO的平均转化率达96.1%,丙烯在气相产物中的平均摩尔百分含量可达67.3%。同时讨论了反应温度、压力、原料配比、还原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与国内外现有的F-T合成催化剂相比,碳化铁超微粒子催化剂是一种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的新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超微粒子碳化铁催化剂在F—T合成中表面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电子能谱研究催化剂表面化学状态的变化,属当前催化领域的新课题。文中用XPS和XRD技术研究了超微粒子碳化铁催化剂在F-T合成过程中表面形态和体相结构的变化。由于超微粒子催化剂表面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尽管其体相结构是α-Fe和碳化铁。但仍有部分氧化物复盖在催化剂表面。经H2处理,体相内碳化铁被全部还原的同时,伴随烃化物的生成,而表面仍有极少量的氧和碳以各种不同的复杂形式吸附在Fe的表面。再经C  相似文献   
7.
对赤灵芝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和体外抗氧化性研究。从赤灵芝中提取粗多糖,通过离子交换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进行分子量和单糖组成测试,对GLPa-2、GLPb-1、GLPc 3个级分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多糖级分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组成,但单糖的摩尔比不同;GLPa-2、GLPb-1、GLPc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3.65×10~5,3.87×10~4,1.38×10~4 Da;各样品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呈量效关系,分子量最大的GLPa-2抗氧化活性最佳,表明赤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HZSM-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制苯二酚的低负载量Fe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活性组分和助剂含量以及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组分Fe以及助剂Cu,Sn,Mg的含量(基于载体的质量)分别为5.45%,3.65%,0.43%,0.68%时,在450℃下煅烧2 h性能最优,苯酚转化率达到47.06%,邻苯二酚选择性达到62.28%,对苯二酚选择性达到23.81%,焦油选择性降至13.91%。XRD表征结果显示,活性组分Fe和助剂Cu,Sn,Mg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NH3-IR表征结果显示,5.45%Fe-3.65%Cu-0.43%Sn-0.68%Mg/HZSM-5催化剂的总酸量为1.98 mmol/g,与苯酚羟基化反应相匹配,有效降低了焦油含量。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喷涂技术及其热力学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性质、超临界涂料喷涂体系的组成,以及超临界体系的溶解性、粘度和相行为等热力学性质。讨论了超临界涂料喷涂的成膜机理。超临界CO2在高聚物中的溶解度取决于组分含量、温度、压力、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和溶剂的相容性,三元体系的相图研究表明:喷涂温度在35-65℃,压力在8.5-11.0MPa为宜,超临界涂料喷涂机理研究表明,溶解在喷涂液中的CO2,在喷涂时由于压力突降到过饱和而挥发。  相似文献   
10.
纳米粒子的特性、应用及制备方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叙述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社会发展及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的意义和发展的前景,扼要地介绍了纳米粒子所具有的4个基本特性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介绍了由纳米材料在化工、轻工、功能材料以及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叙述了纳米材料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按照制备原料状态将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归纳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3大类,并列举出大量国内外文献对各类制备方法、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对纳米材料在未来科学发展的憧憬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