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婉雨  尹铫  李超  白国锋 《声学技术》2022,41(2):186-192
针对提高水声材料设计中动态参数输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杨氏模量及泊松比准确测试方法。对于复杨氏模量测试,通过将Williams-Landel-Ferry(WLF)方程引入到Havriliak-Negami(H-N)模型中,采用信赖域反射算法对未知参数进行拟合得到材料参数宽频域主曲线。对于泊松比测试,根据同一材料不同形状因子表观杨氏模量之比与泊松比存在唯一量化关系的特性,仅通过两种不同形状因子试样的准静态有限元模拟,获得表观杨氏模量比值与泊松比量化曲线。因此,根据橡胶样品表观杨氏模量测试结果,可以直接利用局部加权回归获得其泊松比。最后,将前述材料制成直径为55 mm、厚度为50 mm的声管样品,放置在水声管中进行吸声系数测试。同时,把橡胶的复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测量结果输入到水-橡胶-水分层介质模型中进行吸声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两者吻合,验证了上述测试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在部队的广泛使用,光缆线路也随之大量敷设,部队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光纤通信传送网络,因此,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多年对光纤通信系统的维护工作发现,光纤通信系统中通信中断的主要原因是光缆线路障碍,它约占障碍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3.
白国锋  刘克  佟小朋 《声学技术》2004,23(Z2):109-110
微穿孔板与传统的吸声结构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其吸声频带很宽,因此不需要板后的多孔材料.穿孔板的声阻和声质量可以分别控制,因此很容易设计高吸声系数的结构.微穿孔板结构如果应用在水中将会有很大的不同,水与空气的阻抗比相差3600多倍.显而易见,微穿孔板结构的阻抗与空气接近,与水相差极大.阻抗相差这么大,接近于全反射.因此应用于空气中吸声的微穿孔板结构在水中效果不一定很好.  相似文献   
4.
佟小朋  刘克  白国锋 《声学技术》2004,23(Z2):111-112
1引言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空气噪声控制工程中,马大猷院士对空气声中微穿孔板吸声理论进行了详细推导[1][2],得出精度很高的简化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应用设计理论[3];但对于微穿孔板在水声中的应用技术一直是吸声领域的空白.虽然水和空气声阻抗比接近3600倍,但同为流体,仍然有许多共性,论文比较分析空气声中微穿孔板设计理论,初步设计水下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并利用脉冲管进行实测研究.  相似文献   
5.
唐广鑫  白国锋  刘克 《声学技术》2008,27(5):680-683
针对水下含气泡橡胶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以往文献中Kelvin-Voigt粘弹性模型,得到材料动态等效体积模量、等效剪切模量及等效纵波声速随频率变化的关系,通过传递矩阵法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孔隙率、孔径的情况下.材料的隔声性能、等效声速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气泡的孔径、孔隙率的变化对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都有显著的影响。该结果对水下隔声材料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曼  白国锋  何元安 《声学技术》2004,23(Z1):334-338
橡胶类粘弹性材料作为吸声覆盖层时,可在内部加入空腔或掺杂其它材料改善其吸声特性.当大量分布的空腔尺度远小于波长时,这种微观非均匀的材料在宏观上看是均匀的,可以用一种均匀材料来等效.本文对含小球形空腔的橡胶材料,数值计算了等效介质参数及吸声系数.研究了腔大小、含量及橡胶材料参数对吸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9.
白国锋  刘克  何元安 《声学技术》2003,22(Z2):21-23
1.前言 物理声学对于均匀介质有非常经典的声传播理论,均匀介质的声反射、透射现象可以通过严谨的数学物理方程解决,但对于非均匀介质则很难分析它的声学特性,例如均匀材料中含有各种结构就不太容易得到声学特性的解析解.实际上,由于均匀介质声学性能的局限,非均匀介质或复合结构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借用声学等效参数的概念,仍然应用传统的声学理论解决非均匀介质或复合结构的声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步完善,北斗定位通信技术在定向运动中得到充足应用,有效帮助教练员实现了对训练过程的实时监视、控制、指挥与安全预警,解决了训练过程中"又聋又哑"的尴尬问题,弥补了定向运动"只看结果、不计过程"的盲目训练方法的不足,为定向运动队进行科学施训、制定训练计划、针对性指导各项技能训练奠定了坚实基础;切实提高训练质量,防止伤亡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加定向运动的安全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