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9篇
能源动力   6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目前空调热水一体机在制冷兼制热水模式时,随着水箱温度的不断升高,机组制冷能效比下降和制冷量减少的问题,提出采用以水箱温度为切换点,控制水冷到风冷的切换。以前一日的切换温度和环境温度变化量为输入,当日的切换温度为输出设计模糊判定控制系统,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以前一日的切换温度和环境温度变化量为依据能够对当日的切换温度作出合适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对空调热水一体机制冷兼制热水模式主要采用的2种运行方式进行分析,综合这2种运行方式各自的优缺点,通过理论分析,以综合能效比为切入点,提出一种基于水箱温度为控制变量的运行方式,并通过实验分析确定该运行方式下控制变量的最佳值,同时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空调热水一体机的太阳能辅助制热水模块。通过合理设计,此模块利用光电板进行供电和光照度测量,配合AVR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策略,实现太阳能模块的节能运行。在保证一体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太阳能辅助制热水模块对一体机的各种工作模式辅助制热水,从而大幅度提高整机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测试了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在环境干球温度为7℃,湿球温度为6℃,冷凝温度从15℃到60℃变工况下的COP值、制热量和输入功率,以及在相同环境温度,机组进水温度为50℃,出水温度为55℃,循环水流量为5.773 m~3/h的恒定工况下的数据。根据变工况的数据拟合出热泵COP值与冷凝温度、制热量与冷凝温度的相关多项式,根据定工况计算出热泵冷凝器的KA乘积值。通过拟合多项式及相关公式,分析了工程上常用的补水方式对机组制热性能系数的影响,为热泵热水系统补水方式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除霜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结霜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结霜影响机组性能的原因,指出现有除霜方法的利弊,提出了改进的机组除霜方法和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模糊除霜控制的方案,从输入量模糊化模块、模糊推理模块、除霜控制模块、除霜监控、规则调整模块等方面对模糊除霜控制器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完善的控制流程,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糊除霜控制器有助于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除霜性能的改进和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机组在低温、高湿工况下运行的稳定性和对环境的广泛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换热器用扁管应用到光伏电池散热中,将光伏电池散失的热量用于提高扁管内流体的温度,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采用fluent软件,对设置在光伏电池板背面以水为介质的扁管通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并分析了入口流速、入口水温、有无隔板及隔板数目对出口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入口流速和入口水温、在通道内设置隔板或者增加隔板数目,均可提高出口水温.  相似文献   
8.
针对空调热水一体机空气侧换热器除霜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建立除霜控制器模型。以网络的泛化能力作为衡量建模效果的标准,其计算结果表明网络的预测效果与训练效果吻合较好,该控制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为设计空调热水一体机的除霜控制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一个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的新型企业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方法,给出了这种新型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型,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设计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模糊除霜控制方案,并从输入量模糊化模块、模糊推理模块、除霜控制模块、除霜监控、规则调整模块等方面对模糊除霜控制器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完善的控制流程,并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助于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除霜性能的改进和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机组在低温、高湿工况下运行的稳定性和对环境的广泛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