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抛物方程近场传播算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近似是20世纪70年代由Tappert[1]引入水声领域的一种重要的声场预报模型.PE是Holmhotz方程的单向、远场、傍轴近似,因此在应用上有一定的限制.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为了解决PE傍轴近似对传播角度的限制,大量的作者推导了各种宽角PE[2].特别是Collins[3]采用Pade序列逼近远场PE传播算子得到的高阶分裂步方法,已经很好的解决了宽角传播引起相误差的问题.Lee[4]对远场近似与容许误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即使传播角问题得到解决并且后向散射也可以完全忽略,远场条件仍然限制了PE的应用.研究PE远场近似方程和Holmhotz方程之间的差异,并推导没有远场条件限制的新传播算子,不仅能将各种已有的PE算法推广到近场,还能得到更精确的远场PE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当前城市中人口分布不均衡、交通拥堵背景下公交线路的选优问题,本着以方便居民出行作为设计原则,拥堵节点判定模型,点-线-面整合优化模型,复杂网络模型,神经网络交通流拥堵学习模型以及最短路径计算模型设计了一套公交线路免拥堵选优模型,使得基于本模型得出的公交路线生成方案在运用中所遇到的拥堵交通量的加权平均量最小。在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ArcGIS技术,数据库技术以C#作为为宿主框架编程语言,MATLAB和C++作为为嵌入式动态链接库封装语言设计开发了一套充分考虑拥堵因素和居民小区分布的公交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以笔者所在成都市为例,进行部分公交路线的选优方案设计,并与原有路线进行了方案比较。 相似文献
3.
以离子液体氯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为溶剂来纺制纤维素/聚醚砜共混中空纤维膜,考察了聚醚砜含量对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内、外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测试了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截留率等渗透性能,最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能以及透析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聚醚砜含量的增加,中空纤维膜外表面孔洞结构变大,内表面结构变得更加疏松,膜孔隙率与水通量升高,最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能则逐渐下降;对尿素的清除效率逐渐提升;对溶菌酶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清除效率逐渐增大,在聚醚砜含量为13%时分别达到最大值24.05%和19.91%。 相似文献
4.
以离子液体氯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为溶剂来纺制纤维素中空纤维膜,考察了气隙长度与芯液浓度对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内、外表面形态及支撑层结构进行了观察,测试了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截留率等渗透性能以及最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气隙长度与芯液浓度的增加,中空纤维膜外表面与支撑层孔洞结构变小,内表面结构变得更加规整,膜孔隙率与水通量下降,最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能则逐渐变大;与芯液浓度相比,气隙长度对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6.
7.
8.
以Gieseku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偏微分表达形式的粘弹性流体本构方程,并对方程的物理意义作了简要分析。现在新兴的绿色纺丝材料纤维素/离子液体几乎都是剪切变稀的粘弹性流体,选择了纤维素/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溶液为研究对象,以实验数据作为边值条件,数值求解了偏微分方程,所得结果相对误差在10%以内,模型与实验符合得很好。通过讨论,指出稳态时间是刻画流体应力的一个重要参量,并从唯象角度作了解释。其研究对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原液以及纺丝工艺参数的设定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且所得偏微分Giesekus本构方程可作为新形式引入纺丝动力学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和常压干燥法实现了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的制备;并将SiO_2气凝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应用到棉织物上,制备了超疏水功能棉织物。分别探讨了制备SiO_2气凝胶和超疏水棉织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草酸与MTMS摩尔配合比为1.6×10-4∶1,凝胶化温度为40℃,老化温度为40℃条件下,制备的SiO_2气凝胶具有连续多孔微观粗糙结构,密度为106.4kg/m3,孔隙率达到95.16%。在SiO_2气凝胶用量为4%(wt,质量分数),PDMS用量为4%(wt,质量分数)条件下,整理后棉织物的接触角为156.4°,实现了超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从航空运输的角度进行分析,机务维修工作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提供了安全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机务维修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不单单需要达到航空飞行器飞行的具体需要,还需要在保证维修质量的同时对维修成本进行控制,该文重点分析研究了机务维修中安全管理系统,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