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9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金属工艺 | 29篇 |
机械仪表 | 33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12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武器工业 | 3篇 |
无线电 | 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世豪;李秀红;李文辉;王嘉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4,(2):76-82
振动抛磨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抛光,该工艺仍存在加工效率低、均匀一致性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离散元法和滚磨光整加工理论,提出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类零件振动回转抛磨工艺方案。采用EDEM模拟分析了工件表面磨损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探究了工件埋入深度、滚筒大小(直径、长度)对加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振动抛磨,振动回转抛磨能改变工件在颗粒介质流场中的空间位置,有利于提高工件表面加工一致性;当工件在回转过程中的空间位置沿径向变化较小时,即工件位于滚筒轴心位置,工件的加工效果较好;通过改变滚筒大小,可以改善工件的加工效果,综合考虑工件表面加工效率及均匀一致性,根据仿真结果选取滚筒大小最佳参数范围:滚筒直径:(90~100)mm,滚筒长度:(80~100)mm。 相似文献
3.
4.
为分析高速动车组斜齿轮的齿根裂纹萌生寿命,采用UG建模软件建立了斜齿轮副的三维模型,并通过ABAQUS软件确定了裂纹萌生位置。基于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对试验齿轮分别采用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模拟计算出裂纹萌生寿命;进行了高频疲劳试验,得到了裂纹萌生寿命,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佳损伤模型,计算得出了斜齿轮齿根的裂纹萌生寿命。分析了载荷、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齿顶修缘等因素对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载荷及表面粗糙度对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比较显著;裂纹萌生寿命随着残余压应力的增大而延长;适当的修形可延长斜齿轮裂纹萌生寿命。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体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履带行走装置中关键部件在平路和爬坡行走过程的受力变化,结合ANSYS有限元分析,得到两种工况下履带架应力、应变和模态振型云图,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拓扑优化方法对履带架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履带架在两种工况下均未发生较大的变形,最大应力发生在坡道行驶工况,其数值小于材料需用应力,满足刚度、强度使用要求;履带架的前6阶固有频率在45~95Hz,高于外部激振源频率,不会发生共振现象;拓扑优化后的履带架主要支撑板和肋板厚度有所减小,提高了材料利用效率,优化后履带架刚度、强度和固有频率均可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为了探索卧式振动滚磨光整加工中加工规律,寻找最优加工位置,以满足实际加工需求,提高零件表面完整性.方法 在两种固定方式下,将工件置于不同深度、不同水平位置,测试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两种固定方式加工效果,并用曲线拟合找出最优加工位置.结论 工件在两种固定方式下,工件各区域加工后表面粗糙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先下降再... 相似文献
8.
9.
10.
红外小目标的相关研究在军事领域的制导、预警和边防间谍无人机检测中极其重要。针对红外小目标的跟踪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分辨率增强与在线检测DSST(Discriminative Scale Space Tracker)的小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基于融入红外图像特征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更新,增强了弱小目标,然后,增强的图像被用作基于在线检测DSST算法的输入,得到响应映射,估计目标位置。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种最新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准确性方面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