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2.
为探讨慢性噪声暴露对听觉中枢的影响,本实验采用7只豚鼠进行连续噪声暴露,强度105dB(A),每天8小时,暴露45天后断头处死,立即取上橄榄复核及下丘制作电镜标本观察,发现神经细胞和树突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线粒体气球样变或膜破裂。粗面内质网扩张,糖原颗粒脱落,滑面内质网肿胀扩张,细胞间质水肿,突触小泡减少,细胞核仁靠边,核染色质减少。神经纤维髓鞘板层分离、肿胀和断裂。细胞内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增多。实验结果表明,慢性噪声暴露可引起听觉中枢神经细胞内亚微结构、神经纤维及神经细胞本身的病理改变,其中以线粒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多… 相似文献
3.
感受和辨别声音是听觉系统的两个基本功能,对信息的传递、分析来说,辨别功能更为 重要。因此,要全面评价环境因素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必须同时了解两者的变化。本文采用 调制重复短声诱发的慢反应阈值(SCR)作为指标,观察了在安静状态和75、80、85、90、95 dB(A)5种强度白噪声掩蔽下,豚鼠的听阈和频率辨别阈(△fr)的变化。实验动物为耳廊反射 正常的成年豚鼠。主要结果如下: 一、在掩蔽声持续作用下,50min以内测定的△fr相差甚微,51~60min测定,△fr的增 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刺激强度等于听觉阈值时,△fi明显高于阈上刺激测定的结果,阈上5~ 2…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调频法,以体重为300~500g听觉正常的成年豚鼠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声压级、不同中心频率的窄带噪声以及白噪声掩蔽下,所引起的频率辨别阈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当调频刺激器载波频率为1000pps时,85dB(A)以下的掩蔽声对豚鼠也△fr的影响,虽然是随掩蔽声级的增加而增加,但影响不大,P>0.05。但当掩蔽声级在90dB(A)以上时,对刺激器各载频250、500、1K,2K,4K等所产生△fr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P≤0.0001;二、用带为100HZ的窄带噪声及20—2000HZ的自噪声作为掩蔽噪声其声压级定在90dB(A),窄带噪声的中心频率选为500,1K、2K、…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比较了4种干扰声源声级(dBA)和语言干扰级(SIL)的关系,观察了不同dBA,SIL和信噪比(S/N)对语言识别率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dBA与SIL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但不同性质的噪声源,两者间的差值相差很大,4种干扰声源下的语言识别率都有随dBA和SIL的增加而减少,随SdBA/NdBA和SdBA/NSIL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但语言识别率与dBA,SdBA/NdBA的相关性因噪声的性质不同有 相似文献
7.
8.
新型导弹的装备虽大大加强了舰艇部队的作战能力,但导弹发射时所产生的强脉冲噪声将严重威胁有关舱室和战位人员的安全。在某型导弹实艇发射试验中,我们进行了脉冲噪声的测试和动物试验,较详细地观察了脉冲噪声对听觉器官的损伤,并根据人与豚鼠耐受性的差异,对有关舱室和战位人员的安全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根据控制室噪声治理实例的结果,提出控制室噪声控制和治理的原则、方法和设计方向。通过对主要噪声源分布、构成情况和控制室隔声效果的测定结果,采用成熟的噪声治理技术(减振、隔声与吸声综合措施),使低频噪声环境获得有效治理。检测表明,治理后的环境噪声下降了19dB(SPL),在125Hz峰点处下降26dB。在控制生产性噪声上已取得较好效果,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针对电厂车间内磨煤机是主要噪声源,其平均噪声强度均大于95dBA的问题,应根据车间噪声水平、场地等情况正确运用建筑声学合理设计,才能有效的提高控制室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