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被引次数(降序)
被引次数(升序)
出版年(降序)
出版年(升序)
更新时间(降序)
更新时间(升序)
杂志中文名(升序)
杂志中文名(降序)
杂志英文名(升序)
杂志英文名(降序)
作者中文名(升序)
作者中文名(降序)
作者英文名(升序)
作者英文名(降序)
相关性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一种用于非高斯信号源方位估计的盲波束形成算法。假设背景噪声是二阶统计未知的有色(空间相关)高斯噪声,基于“阵元对”模型的ESPRIT方位估计算法可以通过用累积量矩阵取代自相关矩阵完成信号空间的重建。经过这种处理,加性有色高斯噪声可被滤除,因此算法不需要相关噪声矩阵的知识。当加性噪声源是空间相关矩阵未知的有色高斯噪声时,计算机仿真比较了基于累积量的ESPRIT算法与基于二阶统计的ESPRIT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阵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互连总线和数据存储问题,提出了基于VPX标准的RapidIO交换和Flash存储模块的设计方案,并完成了该模块的软硬件设计。介绍了新一代高速串行总线RapidIO和VPX标准,根据VPX标准设计板卡,利用Tsi578交换机设计RapidIO网络实现多DSP系统的并行处理结构。研究了RapidIO的数据传输操作和TMS320C6455 DSP的SRIO启动方式,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采用NAND Flash存储器完成了数据存储功能。最后列出了模块的性能指标,并在实际信号处理系统中测试了DSP间RapidIO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600MB/s。通过测试验证了本设计的可行性、先进性和稳定性,可以作为数字系统中互连总线设计和数据存储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宽带波束形成算法在定点DSP上实现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讨论了定点方式实现矩阵特征值分解和非线性运算。比较了宽带常规波束形成(CBF)和宽带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RCB)算法的定点和浮点实现结果,给出了快速实现和验证定点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计算实际数据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正确性,可以有效提高在定点DSP上开发复杂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限制估计的方向向量与真实的方向向量之间的误差范数的边界,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健CAB(周期自适应波束形成)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克服了方向向量失配引起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性能劣化问题。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较采用传统对角加载技术的R-CAB盲波束形成算法和WCPO-CAB算法而言,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稳健性和输出信干噪比。
相似文献
5.
通过限制估计的方向向量与真实的方向向量之间的误差范数的边界,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锥(Second Order Cone,SOC)规划的稳健四阶累积量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相较于采用传统对角加载技术的高阶累积量盲波束形成算法和WCPO-RCUM算法而言,进一步提高了稳健性和输出信干噪比。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对角加载波束形成的研究历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稳健Capon波束形成(RCB)算法。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加入了矩阵平滑及将加权向量向信干子空间投影的步骤,提高了对相干信号的分辨能力以及低信噪比条件下信号功率的估计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分辨相干信号,功率估计较为准确,并且在输入信噪比为-10dB的时候,降低旁瓣15dB~20dB:当信源估计个数大于实际个数的时候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水下高速运动平台下的目标被动检测与跟踪,提出一种新的单目标纯方位检测与跟踪方法。基于卡尔曼滤波,建立航行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充分利用相继目标方位观测量间的相关性,提高目标检测能力,并完成对目标的有效跟踪。通过计算机仿真将此方法与传统的目标检测跟踪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由于信噪比过低导致出现假目标观测值时,传统方法会导致跟踪结果发散,而采用文中方法仍能对真实目标进行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8.
1引言纯方位目标跟踪(Bearings-Only Target Trac-king,BOT),是利用目标本身的有源辐射(水下目标主要为声波辐射),采用机动单站测向机测得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并利用这些随时间变化的目标方位序列来实时估计目标航迹(位置和速度等)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