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7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对象中普遍存在的大时滞时变问题是影响控制系统稳定性及控制品质的重要因素,尽管控制理论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不尽人意,复杂的实际工程对象及其卢斤处环境使系统的有效控制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所以,对于大时滞时变这种“难控环节”,如何设汁一个性能良好并且在实际中易实施的控制系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机最优化领域中广义矩问题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最优化领域中广义矩问题的求解方法,通过分析随机最优化领域中广义矩问题及其对偶问题的关系,从而利用对偶问题来解广义矩问题.该方法分三个结论讨论,即:相应概率空间上的有界连续函数、某一概率测度的问题最优解及只含等式约束下的两个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3.
冯江  徐好好 《新建筑》2006,(5):105-109
15年来,一向以风格前卫著称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不断有作品建成。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以及对扎哈·哈迪德和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工作习惯、表达方式、项目选择、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探讨,如常用的设计词汇、工作软件、建筑师立场、城市地景观念等,结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在从图纸走向建成的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来解析扎哈·哈迪德在不断探索建筑设计边界的实践中发生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冯江  徐好好 《新建筑》2006,(4):42-44
关于广州歌剧院设计深化的访谈,讨论了从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中标方案到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中国设计师与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双方的设计合作、工作方式、重要修改、材料选择、结构与声学等技术支持、气候适应性、室内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在深化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设计来表达最初的方案理念,以及可能会引起关注的技术细节,以实现这一造型特别、空间复杂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冯江 《华中建筑》2004,22(B07):A0001-A0003,A0008
《中国建筑文化之西渐》系“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第26号专著。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在中国建筑文化西传史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作者在资料零散情况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在专题选择、时期划分等方面的特点,探索了一些新的史学方法在比较建筑史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浅谈公路和列车隧道火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的隧道数量越来越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同时在隧道中发生的火灾也越来越频繁,危害性也越来越严重.本文浅析了公路和列车隧道火灾的起因,并综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访谈时间:2017/05/25访谈地点:北京大学红四楼|冯江|《建筑学报》即将组织一次专栏,由几篇关于何镜堂院士作品的评论文章构成,希望不只是品评,而是能对当下的中国建筑进行反思。这次在北京大学展出的何镜堂院士及其团队设计的14项作品,您实地参观过其中9个建筑,能否谈谈您在现场的体验和感受?|彼得·罗|首先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如果中国馆还算不上最典型的中国建筑,我不知道哪些才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  相似文献   
8.
冯江 《新建筑》2013,(1):33-38
1953年,多位重要的建筑师为了武汉三校(即后来的华中工学院)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聚首于喻家山南麓,其中柳士英与夏昌世的设计理念相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上世纪20~30年代他们分别在日本和德国习得了建筑学,但在回到中国之后的几十年里,又逐渐发展出各自的建筑理念.在两位先生屋顶形式之争中,华中工学院最早一批建筑很快便建威了,并成为新中国建筑史中弥足珍贵的遗产.通过这一段钩沉,讲述了两位建筑师从习得的建筑学到人生的建筑学的转变过程,从而认为有必要重新理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及其作品,应辩证看待习得的建筑学与人生的建筑学共同构成的复杂建筑生涯.  相似文献   
9.
导读     
冯江 《建筑师》2011,(4):5-5
至迟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Team 10的思想和部分成员的作品就已经陆续被介绍给了中国内地的建筑学人们,但是,由于Team 10活跃的时期是中国大陆建筑活动相对停滞,资讯较为封闭的时期,对Team 10的了解总体上并不深入。在大多数中国建筑人习惯谈论建筑流派、风格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对以这种方式讨论建筑的Team 10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印象一直比较模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