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98篇
电工技术   67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51篇
机械仪表   146篇
建筑科学   18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75篇
无线电   4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1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548篇
  2025年   46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517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3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一种主动对抗攻击者的手段,网络欺骗防御技术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攻击诱捕技术是网络欺骗防御的核心所在。其基本理念是通过建立虚假的网络和业务系统环境,引诱攻击者对诱捕系统发起攻击而达到监控分析攻击行为的目的。着眼于面向攻击诱捕的网络欺骗防御技术研究,讨论了攻击诱捕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典型架构,并从决策控制和欺骗环境构建两个方面对攻击诱捕机制的实现机理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攻击诱捕技术在欺骗防御场景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传统诱捕机制、虚拟化诱捕机制以及智能诱捕决策等方面分析了攻击诱捕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为欺骗诱捕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通过无机溶胶-凝胶法和真空退火工艺在Al2O3陶瓷基片上制备出VO2薄膜,通过在薄膜上施加高电压,并结合温度控制系统的方法,研究相变过程中外部温度对二氧化钒临界相变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部温度从63.5℃增加到66℃时,相变需要的临界电场强度从0.17 MV/m下降到0.065 MV/m;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由0.075 MV/m增加到0.2 MV/m时,相变临界温度从66℃降低到63.5℃,这说明VO2薄膜的相变存在温度与电场互相调控的现象;其相变行为由温度产生的电子热运动能和外场产生的电势能协同控制,但温度与电场的协同效应并非简单的叠加关系,即外界温度越低,温度对相变电场调控的效果越明显,外部电场强度越低,对相变温度的调控越明显;当外加温度为64~68℃,VO2薄膜相变需要的外部电场强度小于0.1 MV/m,满足智能电磁防护材料的要求。这为VO2薄膜应用于智能电磁防护材料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飞航导弹》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月刊)。《飞航导弹》1971年创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收录。《飞航导弹》的办刊宗旨是全面、及时地报道国外飞航武器系统总体技术、  相似文献   
4.
作为防空武器系统反导性能试验鉴定和部队实战训练的重要靶标,随着现代战争对防空武器反导性能要求的提高,靶弹系统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介绍了目前国外靶弹系统的研发现状和主要型号靶弹的技术指标,总结了国外靶弹研制、应用的特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结构组成的研究,介绍了导弹自动驾驶仪的功能和设计方法。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的先进控制理论,详细介绍了自适应鲁棒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先进控制理论在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中的应用,列举了国内外学者在自动驾驶仪设计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和分析了当前导弹自动驾驶仪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和措施,并对未来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检测空气净化器内静电模块在不同风速、不同湿度下对不同粒径颗粒物以及微生物去除效果,从而对其除尘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基础性的数据。研究测试了静电模块对PM 0.3、PM 1.0、PM 2.5、PM 10微细粉尘的净化特性及除菌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则颗粒物衰减越快,当风速为0.5m/s时,衰减速率达到最大,再加大风速,颗粒物衰减的速率下降;当湿度越大时,颗粒物PM 0.3、PM 1.0、PM 2.5、PM 10去除效果下降,相同湿度时,颗粒物粒径越大,越容易去除。风速越高,静电模块除菌的效果越好。风速为0.1m/s时,90 min后,除菌率最终为94.06%,当风速为0.3 m/s、0.5 m/s、0.8 m/s时,除菌率最终可以达到99%。  相似文献   
8.
基于监督学习深度自编码器的图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赛  芮挺  任桐炜  杨成松  邹军华 《计算机科学》2018,45(11):267-271, 297
针对数字图像受损信息的重构问题,提出一种将经典无监督学习自编码器(Auto-Encoder,AE)用于监督学习的新方法,并对深度模型结构与训练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多组监督学习单层AE模型,提出了逐组“递进学习”和“关联编码”的学习策略,构建了一个新的基于监督学习的深度AE模型结构;对于新模型结构,采用多对一(一个输入样本的多种形式对应一个输出)的训练方法代替经典AE中一对一(一个输入样本对应一个输出)的训练方法。将该模型的结构和训练策略用于部分数据受损或遮挡的图像中进行数据重构测试,提高了模型对受损数据特征编码的表达能力和重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对于受损及遮挡样本的图像具有良好的重构效果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李潇  方秦  孔祥振  吴昊 《工程力学》2018,35(12):46-53
数值模拟是研究混凝土类材料在动载下响应的有效方法,准确输入材料真实的应变率效应曲线对预测结构在动载下的响应有重要作用。收集了1990年以来针对混凝土类材料的动态抗压实验数据,并将惯性效应对材料动态强度的影响进行剥离,得到真实的材料应变率效应引起的抗压动态强度放大因子(DIFε)与应变率对数的关系曲线。分析数据发现:实验得到的抗压动态强度放大因子(DIFs)和惯性效应引起的抗压动态强度放大因子(DIFi)都随试件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材料准静态强度增大,混凝土类材料DIFi随应变率增长的增长幅度减小。对比拟合曲线与其他曲线可知,在高应变率下,新的应变率效应拟合曲线比已有半经验公式能更好地反映实验数据的DIFε;模拟时分别输入新的应变率效应曲线和CEB推荐公式,将输出结果与DIFs对比,验证了新的应变率效应曲线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动量方法由于能够改善SGD(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的收敛性能而倍受机器学习研究者的关注.随着其在深度学习的成功应用,动量方法出现了众多形式的变体.特别地,产生了SUM(stochastic unified momentum)和QHM(quasi-hyperbolic momentum)两种统一框架.但是,即使是对非光滑凸优化问题,其最优平均收敛性的获得仍然存在着固定迭代步数和无约束等不合理限制.为此,提出了一种更一般的含三参数的统一化动量方法TPUM(triple-parameters unified momentum),能够同时包含SUM和QHM;其次,针对约束的非光滑凸优化问题,在采取时变步长的条件下,证明了所提出的TPUM具有最优的平均收敛速率,并将其推广到随机情况,从而保证了添加动量不会影响标准梯度下降法的收敛性能以及动量方法对机器学习问题的可应用性.典型的L1范数约束hinge损失函数优化问题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