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轻工业   12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保鲜纸对采后枇杷货架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大五星"枇杷为试验材料,用不同处理的保鲜纸(500 mg·L-1纳他霉素、500 mg·L-1 ε-聚赖氨酸、500 mg·L-1二氧化氯)放入装有枇杷的保鲜箱内,在(20±0.5)℃货架条件下贮放,研究其枇杷在货架期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比较,不同保鲜纸均能够延缓枇杷果实的腐烂率及失重率上升,抑制枇杷鲜果的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枇杷鲜果呼吸强度及乙烯生成速率,较好地抑制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氧化物酶(POD)活性。其中,在货架期12 d时,CK组、纳他霉素、ε-聚赖氨酸、二氧化氯的枇杷腐烂率分别为27.45%、22.56%、18.76%、14.62%。采后用二氧化氯型保鲜纸处理枇杷的保鲜效果最好,能够推迟枇杷的衰老进程,保持枇杷良好的货架期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合适工艺提取枇杷花叶中的总三萜酸、总黄酮、多糖,并研发枇杷花叶提取物压片糖果制备的最优配方工艺。方法:枇杷花、叶洗净烘干,用搅拌机粉碎、过筛,采用分步法提取花叶(1:1,g/g)中总三萜酸、总黄酮和多糖,以单因素实验法确定其合适的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L;(3;))优化枇杷花叶提取物压片糖果的工艺配方。结果:总三萜酸提取的合适工艺为100%乙醇、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粗提物得率为1.6%;总黄酮提取的合适工艺为60%乙醇、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粗提物得率为17.9%;多糖水提的合适工艺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粗提物得率为1.0%。枇杷花叶提取物压片糖果的最优配方为:枇杷花叶提取物(总三萜酸:总黄酮:多糖=2:18:1,g/g/g)0.2 g、填充剂(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1:1,g/g)7.5 g、调味剂(木糖醇:柠檬酸=50:1,g/g)5.0 g、硬脂酸镁1%。结论:文章所涉及的提取和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行性好等优点,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所制得的枇杷花叶提取物压片糖果口感酸甜适中、粉感不明显,外观光滑美观,感官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比不同干燥工艺对枇杷花茶感官品质(形态、香气、滋味和茶汤色泽)的影响;并对枇杷花样品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微波预处理,可以杀灭枇杷花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两种酶。在形态上,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最好;香气上以微波干燥420 W时最好;滋味也以冷冻干燥的最好。从综合评分看,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感官品质最好,微波干燥次之,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感官评分差异不大。干燥方法对茶汤色泽L*、a*、b*的影响基本与感官评价指标一致。枇杷花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几种干燥方法中,以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品质最好,在其他干燥方法中,在微波420 W、真空50℃、热风80℃条件下品质相对较好,枇杷花属于无毒类原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从原生态枇杷果实上分离筛选并鉴定的、能显著抑制炭疽病的季也蒙毕赤酵母Y35-1菌株,研究其抑菌抗腐效果,并将其制成液体和固体型菌剂在枇杷贮藏保鲜方面应用。结果表明:拮抗酵母Y35-1菌株能够有效抑制枇杷炭疽病胶孢炭疽菌孢子的萌发,能够在病原菌菌丝上寄生而抑制菌丝的正常生长,不接触对峙培养实验显示Y35-1菌株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菌丝的扩展和生长。保鲜应用表明:酵母Y35-1液体和活性冻干粉菌剂均能明显抑制枇杷果实贮藏期间的病害腐烂发生率,贮藏至第20天时,两处理组果实腐烂指数分别仅为2.25%和3.60%;且这两种生防菌剂对枇杷的硬度、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果皮细胞膜透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VC含量均起到了一定的维持作用。Y35-1酵母液体菌剂在4℃条件下、活性冻干粉菌剂在-20℃条件下最适宜存放,且海藻糖对Y35-1酵母贮藏期间生活力和生防效力起到了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Y35-1菌株对采后枇杷胶孢炭疽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液体和固体剂型的生防制剂均对采后枇杷具有抑腐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冠玉枇杷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枇杷品质及风味特性的影响,本文以冠玉枇杷为试材,分别研究了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微孔包装与聚乙烯(PE)自粘膜普通包装在温度(6±0.5)℃,相对湿度90%~95%的冷藏环境下对枇杷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E自粘膜普通包装相比,微孔包装具有较好的自发气调效果(O2:12.40%,CO2:7.80%),枇杷果实失重率仅为1.24%、腐烂率为10.00%,商品率达90.00%;可溶性固形物高出普通包装5.67%,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分别高出4.13%,4.51%,51.34%,蔗糖含量低30.99%;味觉指标中酸味高出25.04%,甜味、鲜味分别低20.32%、27.17%。微孔包装的枇杷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少于普通包装,对香气值贡献最大的己醛、(E)-2-己醛含量分别高出1.10倍和39.59%。结论:微孔包装可延缓枇杷果实理化品质的下降,降低可溶性单糖和山梨醇含量损失,延缓味觉指标的变化,抑制贮藏后期挥发性物质种类的增加,保留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在提高商品性的同时延迟枇杷风味的下降,作为枇杷果实采后保鲜零售包装有潜在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果实品质比较分析建立陕西安康地区引种枇杷品质评价方法,为划分品种类型并筛选适宜当地枇杷产业发展的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对10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的物性指标、营养指标及功能性指标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枇杷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在10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的检测结果中存在较大差异,但综合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麦后黄’。主成分分析提取出风味、抗氧化、加工和总酚4项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666%。根据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综合排名前3名的品种分别是‘ADVANCE’、‘津云’和‘CHAMPAGNE’。聚类分析将10个日本引种枇杷聚为5类,经初步分析,第1类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第2类可考虑作为加工果汁、果醋类饮料的原料;第3类是适宜鲜食的品种。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可综合评价枇杷果实品质,为其品种开发类型的选择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白砂’枇杷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纳米涂膜保鲜剂(nanoemulsion coating,NC)-1处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NC-1+1-MCP处理对枇杷在低温(4℃)贮藏30 d过程中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C-1+1-MCP处理对枇杷的贮藏品质保持效果最佳,除VC含量外,贮藏结束时,该组果实硬度、腐烂率、质量损失率都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且NC-1+1-MCP处理更显著抑制了枇杷在贮藏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从而抑制了木质素的积累;同时抑制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从而延缓了果实的褐变衰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NC-1或1-MCP处理,NC-1+1-MCP处理对枇杷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枇杷叶富含三萜酸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研究首先建立枇杷叶高光谱信号与三萜酸含量的对应关系,然后利用高光谱图像包含每个像素点的光谱信号这一独特优势,检测枇杷叶片的三萜酸分布。通过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 PLS)建立三萜酸含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采用si PLS将全光谱均匀划分11个子区间,选择1、5、6、7联合,主因子数为4 h,建立的si PLS谱区筛选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其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3.392 mg/g和3.731 mg/g,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9和0.8223。根据si PLS模型计算叶片上所有像素点处的三萜酸含量,并通过伪彩色方法描述叶片中三萜酸含量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分析枇杷叶片三萜酸含量及叶面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枇杷果干加工过程抗氧化性能的变化规律及优化工艺参数,以枇杷果为原料,测定在不同温度干制条件下抗氧化成分及活性指标,并进行Arrhenius一级动力学及差分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枇杷果干干制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散失,黄酮、总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呈缓慢上升趋势。建立了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和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清除率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Arrhenius一级动力学及差分预测模型,差分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2、0.90和0.93。模型检验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分别介于0.07~0.80、0.18~1.53和0.07~0.59之间,符合模型精度要求;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65±1)℃、时间(183±1)min。该工艺参数和模型可用于枇杷果干的加工生产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周丹丹  王卓  邢梦珂  屠康  周程雁 《食品科学》2017,38(19):212-217
为探讨植物精油对枇杷采后炭疽菌抑制的效果及其机理,分别用丁香酚、柠檬醛和香芹酚对尖孢炭疽菌进行体外处理,筛选出丁香酚为最优抑制剂并研究了其对尖孢炭疽菌外渗率、核酸泄漏及蛋白质的影响。以枇杷为供试材料,接种尖孢炭疽菌后分别用0.5、1.0、2.5、5.0μL/L的丁香酚熏蒸处理,统计病害发生率及病斑直径,并研究了丁香酚对枇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实验中,3种供试精油对尖孢炭疽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8μL/L丁香酚可以完全抑制尖孢炭疽菌的生长,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菌内细胞内容物的渗出。在丁香酚对枇杷果实采后炭疽病抑制效果实验中发现,贮藏6 d时,1μL/L丁香酚处理组病斑直径及病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斑直径仅为6.41 mm,病害发生率为66.67%。丁香酚对枇杷品质影响方面,其能够显著抑制采后枇杷质量损失率的上升及VC含量下降(P0.05),但对枇杷的颜色、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