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带误差补偿的GPC对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的解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NCS)具有不确定时延的特性,提出了将广义预测控制(GPC)应用于网络控制系统的思想。为了克服模型失配和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一个误差的预测模型,用误差预测值对输出预测值进行补偿,构成新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并采用了平滑滤波的加权输入控制律。在网络控制系统中,测试了网络数据传输的随机延迟时间特性,比较了GPC和具有BP网络预测误差补偿的GPC两种控制方法,验证了具有BP网络预测误差补偿的GPC在模型失配时的更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变时延细胞神经网络模型的全局指数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Brouwer不动点定理,推广的Halanay时延微分不等式,以及Dini导数,讨论具有可变时延的细胞神经网络平衡态的存在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在输出函数较一般的条件下,得到了非常简单实用的差.判别条件。 相似文献
3.
两种声学阵列的定向精度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声学阵列设计在直升机被动声定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给出了四阵元十字阵和五阵元十字阵的目标定位方程,分析了其定向精度,并就直升机被动声定向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五元十字阵的性能要优于四元十字阵。 相似文献
4.
5.
自来水管网相关检漏技术中时延估计方法的选择与综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道相关检漏技术中时延估计方法的选择决定了漏点定位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本文分析讨论了几种典型的应用环境下时延估计的原理,包括:(1)不相关噪声中各种广义互相关技术和维纳滤波;(2)相关高斯噪声中用多谱技术进行时延估计的方法;(3)混响干扰环境中利用信号重构技术进行时延估计的原理,给出了在设计检漏系统和实际检测时,对时延估计方法进行选择和综合的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泄漏检测应用中突发干扰对LMS时延估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中把LMS时延估计算法用于地下管网的泄漏检测和漏点定位,避免了经典时延估计算法一广义互相关法(GCC方法)需要知道信号和噪声统计特性等先验知识的不足,但是泄漏检测应用中,管道外在环境造成的突发性强干扰,导致了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是非平稳的,而非平稳信号对LMS的时延估计性能有不利影响,文章中分析了这种由突发性强干扰导致的非平稳信号对LMS时延估计收敛性、收敛速度和时延估计值的影响,提出了消除突发干扰的方法。实验表明,在地下管网泄漏检测应用中,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强突发干扰噪声,使得估计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可变步长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介绍LMS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参数模型的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ETDGE,并给出了一种利用ETDGE的功率因子估值来估计噪声与信号功率的方法,从而实现加快收敛速率的变步长迭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可变步长的ETDGE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稳态均方估计误差。 相似文献
8.
三层共挤聚烯烃热收缩薄膜的时延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储存时间对聚烯烃热收缩薄膜(POSF)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储存时间增加,(1)POSF的热收缩速率(vSR)递减,但热收缩率(SR)基本不变;(2)摩擦系数(COF)历经迅速降低后缓慢增加,直至稳定。文中首次定义了热收缩速率。 相似文献
9.
自组网中一种基于跨层负载感知的蚁群优化路由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蚁群优化和跨层优化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负载感知和蚁群优化的路由协议(CLAOR)。协议将整个路径中各节点MAC层的总平均估计时延和节点队列缓存的占用情况结合起来,共同作为路由选择和路由调整的重要度量标准进行按需路由发现和维护,通过拥塞节点丢弃蚂蚁分组以及借助部分兼具蚂蚁功能的数据分组实现正常路由表的维护等方法,减少了控制开销,增加了算法的可扩展性,较好地解决了自组网中现有基于蚁群优化的路由协议中普遍存在的拥塞问题、捷径问题和引入的路由开销问题。仿真结果表明,CLAOR在分组成功递交率、路由开销以及端到端平均时延等方面具有优良性能,能很好地实现网络中的业务流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