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韧尼龙6体系的流变与力学行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类热塑弹性体(TPEg)对尼龙6有显著的增韧效果,研究了基体粘度和界面改性剂(CE-96)的使用对尼龙6/TPEg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在TPEg分散相粘度大于尼龙6基体粘度情况下,TPEg对高粘度尼龙6的增韧效果明显好于低粘度尼龙体系,CE-96的加入通过增大尼龙6基体粘度和增强界面偶联显著地改善了TPEg分散质量,在给定的分散相含量下,分散相颗粒尺寸的减小更有利于引发基体剪切屈服,进一步提高共混物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2.
超声辐照对HDPE加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在挤出过程中超声辐照功率和时间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加工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辐照作用可以HDPE分子链段的运动,使HDPE熔体的挤出口模压力和表现粘度下降,明显提高了聚乙烯熔体的流动性,挤出物出口膨胀减小,外观质量明显提高,HDPE经超声辐照后,其拉伸模量及断裂伸长率均得到同时,为改善HDPE制品的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结构与流变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BT/MMT纳米复合材料。XRD、TEM等表征结果说明,PBT/MMT体系为部分剥离的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MMT的加入并未改变基体PBT的口型晶体结构,但起到明显的成核作用,使PBT微晶尺寸变小;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表明,复合体系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其趋势明显强于基体。较低温度下,当MMT的质量分数超过3%时,随剪切作用增强,熔体中分散的MMT晶粒形成的三维逾渗网络结构遭到破坏,体系表现为很强的剪切敏感;相同温度较高剪切作用下,复合材料表现黏度小于基体,有利于成型加工。 相似文献
4.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流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方法合成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加料顺序,催化剂等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以丙烯酸羟乙酯先与异氰酸酯反应,后加蓖麻油的加料顺序可合成具有优良流动性和光固化性能的蓖麻油紫外光固化树脂。 相似文献
5.
SiO2增强聚硅氧烷体系:键合橡胶与流变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键合橡胶的形成源于SiO2的表面与聚硅氧烷发生强烈相互作用。它具有三维结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机制。本文根据Meissner、Cohen—Addad以及Lcblanc等理论.描述了键合橡胶的链吸附与缠结机理,讨论了SiO2增强粒子的加入对聚硅氧烷体系的流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线性聚乙烯及线性聚乙烯/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异常流变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线性聚乙烯熔体的强异常流动行为源于其分子量高、分子链缠结点多、熔体的界面吸附性强。用聚合填充法制备的UHMWPE/kaolin和HDPE/kaolin体系可以顺利地由毛细管挤出,且填充量增大,体系表观粘度下降,加工流动性变好。 相似文献
7.
8.
初生相形态对半固态A356合金瞬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行研制的流变设备进行间断剪切试验,研究了A356半固态合金的初生形态对其瞬态流变行为的影响,初生相形态分别为枝晶,退化枝晶以及颗粒晶,结果表明,对静置一段时间的半固态合金突施剪切,首先导致表观粘度出现峰值,随等温剪切过程的进行,表观粘度逐渐下降至平衡态,随着半固态A356合金初生相由枝晶逐渐退化,瞬态剪切的峰值表观粘度显著减小,而表观粘度的衰减速率大幅度增加,回归分析表明,在恒剪切率,等温间断剪切条件下,半固态A356合金的表观粘度变化规律符合幂方程。 相似文献
9.
10.
双峰中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共混物的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双峰中密度聚乙烯(BMDPE)及其与高压聚乙烯(LD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和挤出膨胀比,测定了不同配比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熔融指数(MI)。测定了共混物的屈服应力、断裂应力和断裂伸长率。证明共混物的强度随双峰中密度聚乙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为BMDPE的加工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