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作者中文名
作者英文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基金中文名
基金英文名
杂志中文名
杂志英文名
栏目英文名
栏目英文名
DOI
责任编辑
分类号
杂志ISSN号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从
到
被引次数:
从
到
他引次数:
从
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5篇
专业分类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出版年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被引次数(降序)
被引次数(升序)
出版年(降序)
出版年(升序)
更新时间(降序)
更新时间(升序)
杂志中文名(升序)
杂志中文名(降序)
杂志英文名(升序)
杂志英文名(降序)
作者中文名(升序)
作者中文名(降序)
作者英文名(升序)
作者英文名(降序)
相关性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1.
稳健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静
黄清
黄建国
《声学技术》
2003,22(2):90-94
文章提出了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及稳健设计方法,建立了二次约束宽带波束形成稳健设计模型,从理论上解决了自适应阵观察方向的稳健设计问题,彻底抛弃了自适应阵需要时延补偿的环节。所建立的阵处理器能抵消40dB以上的干扰,工作带宽达到两个倍频程,在理论上为被动跟踪系统设计最佳宽带接收阵和阵处理器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密集拖线阵分步波束形成试验研究
单秉彝
郑国伦
邹腾荣
耿涛
《声学与电子工程》
1997,(4)
本文给出对基元密排拖线阵进行分步波束形成与子阵处理得到的湖上拖曳试验主要结果,并和理论值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理论模型是正确的,本方案在工程上是可以实现的,必要的水下电子部件的体积和重量可控制在线阵组装的允许范围之内,能达到良好的可靠性:和标准方案相比,本方案的试验阵系统,信噪比增益改善9.5dB,系统品质因数提高了17.5dB.
相似文献
3.
密集拖线陈分步波束形成试验研究
单秉彝
郑国伦
《声学与电子工程》
1997,(4):9-15
本文给出对基元密排拖线阵进行分步波束形成与子阵处理得到的湖上拖史试验主要结构,并和理论值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理论模型是正确的,本方案在工程上是可以实现的,必要的水下电子部件的体积和重量可控制在线阵组装的允许范围之内,能达到良好的可靠性;和标准方案相比,本方案的选择阵系统,信噪比增益改善9.5dB,系统品质因数提高了17.5dB。
相似文献
4.
最大似然阵处理的迭代算法
张铭
吴士达
《声学与电子工程》
1991,(3):21-24
本文提出了在最大似然阵处理中以矢量的内积运算代替交错投影法的二次项运算的迭代算法。这种算法减小了运算量,收敛、性能好。计算机模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改进的被动时间反转阵处理水下通信
赵淑坤
马力
郭圣明
《声学技术》
2010,29(3):248-252
时间反转技术由于不受环境制约,能自适应实现信道多途压缩和对指定点的空间聚焦,降低多用户通信过程中的码间干扰和同道干扰,广泛应用在水声通信领域。利用垂直阵加权处理的方法,在被动时间反转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抵消项,抑制其中一个用户在接收阵的接收幅度以达到对另一用户指定通信的目的。模拟仿真显示该方法比单独只用被动时间反转处理,误码率能降低一半。海上试验数据处理结果与模拟仿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