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完全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一般工业技术 | 278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非晶、纳米晶合金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自1960年美国Duwez教授发明了用快淬工艺制备非晶态合金以来,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高效的制备工艺、优异的材料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直受到材料科学工作者和产业界的特别关注。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伴随着非晶态材料基础研究、制备工艺和应用产品开发的不断进步,各类非晶态材料已经逐步走向实用化。特别是作为软磁材料的非晶合金带材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并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在传统电力工业中,非晶软磁合金带材正在取代硅钢,使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降低70%以上,从节能和环境保护角度被誉为绿色材料。在现代电子工业中,最近发展起来的纳米晶合金进一步兼备了非晶合金和各类传统软磁材料的优点,成为促进电子产品向高效节能、小型轻量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材料。本文简要综述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体积非晶态合金材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大体积非晶合金的形成原理以及合金的结构和成分特点;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大体积非晶合金的制造工艺;简要介绍了几类大体积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磁性能。 相似文献
5.
6.
7.
非晶合金COFeNbSiB的纳米晶化及磁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Co68Fe7Nb5Si12B8和Co64Fe11Nb5Si12B8两种非晶合金在400-580℃温度间等温退火1h后的纳米晶化行为和磁性,结果表明,在450-560℃退火1h后,在两种晶合金的基体上均析出上了单一相bcc结构的α-Fe(Co)固溶体,当退火温度(Ta)低于470℃时,合金具有很好的晶化相Co-B,Fe-B及其它化合物析出,磁性变得比较软,这可能是由于具有bcc结构的α-Fe(Co)相最大有大的磁致伸缩。 相似文献
8.
9.
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多晶型晶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等离子喷涂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晶化温度在590℃左右.在高于晶化温度热处理时,涂层首先以多晶型晶化方式直接结晶形成亚稳的Fe23(c,B)6和Fe23B6化合物相.随热处理时间延长,Fe23(C,B)6和Fe23B6相发生分解,逐渐转变为更稳定的Fe3B相和Fe固溶体相.热处理温度越高,Fe23(C,B)6相和Fe23B6相的分解转变速度越快.随热处理温度升高或时间的延长,晶化涂层的硬度呈线性降低.经590℃,4h热处理后,涂层结晶形成纳米晶组织;经660℃,4h热处理后,涂层结晶形成树枝状晶组织,随热处理温度升高,涂层中扁平状粒子间结合增强并趋于熔合,晶粒发生长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