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65篇
电工技术   30篇
综合类   392篇
化学工业   3413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42篇
建筑科学   148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522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458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3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杨振声  王炳帅 《纺织学报》2022,43(3):103-109
针对烯丙基聚烷氧基环氧醚中存在催化剂和钾钠离子含量高,导致制备的三元共聚嵌段硅油反应活性差的问题,研究了在无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烯丙基聚烷氧基环氧醚的方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分析了制备条件对产物pH值与环氧指数的影响;以其为原料制备了三元共聚嵌段硅油,并对棉织物进行柔软整理,分析了整理后织物的亲水性、手感及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原料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环氧氯丙烷和氢氧化钠的量比为1∶2.5∶1.5,冰醋酸的添加量是过量氢氧化钠的1.1倍时,产物烯丙基聚烷氧基环氧醚的环氧指数为1.77 mol/kg,pH值小于7,精制后钾钠离子含量可降低到5 μg/g以下;织物经过硅油整理后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当整理液质量浓度为30 g/L时,毛效达到7.3 cm,手感评级达到4.7级以上,织物整体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以丙烯腈/衣康酸(IA)二元共聚原丝以及丙烯腈/IA/丙烯酸甲酯(MA)三元共聚原丝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仪(TG)和热解-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Py-SVUV-PIMS)对其热稳定化过程进行研究。TG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二元共聚原丝(PAN/IA)和三元共聚原丝(PAN/IA/MA)分别呈现三阶段和两阶段的热分解过程,其中PAN/IA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均对应PAN线型分子链的断裂,但前者是由自由基环化反应放热引发的,后者则是由正常温度下的热分解所致,而单体MA的加入显著抑制了自由基环化反应,使得PAN原丝的热稳定化能够以单体IA诱导的离子型环化反应为主较平缓地进行,相应的热失重过程也由两阶段转变为了单阶段。Py-SVUV-MS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共聚PAN原丝在程序升温过程中会生成包括含氮小分子、丙烯腈单体及低聚物、成环化合物在内的三类主要热解产物,对比各类产物的生成趋势和产量,推断单体MA通过降低PAN结构的规整度,使其无定形化,从而增加环化反应的引发点,促进PAN原丝向稳定的预氧丝转变,同时由典型热解产物——甲基丙烯腈的生成路径可知,MA本身并不参与PAN大分子的环化反应,属于中性共聚单体。空气气氛下,CO2的产量差异也间接证明了MA单体能够有效提升PAN纤维的固碳能力,采用三元共聚方法制得的PAN纤维热稳定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利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在酸性条件下开环反应合成端羟基聚硅氧烷,改变封端剂的种类获得不同端官能团的聚硅氧烷。将其与苯乙烯、丙烯酸酯单体进行自由基乳液共聚反应,制备了含硅苯丙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态光散射仪、接触角测量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乳液组成、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不同类型及用量的聚硅氧烷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对乳液进行抑菌测试。结果表明,用聚硅氧烷改性的苯丙乳液粒径分布均一、疏水性提高、表面自由能降低、热稳定性提高,并且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十一烯酸(UA)和马来酸酐(MAH)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十一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UMA),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13C NMR、DSC分析和酸酐质量分数的测定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FT-IR和13C NMR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十一烯酸(UA)与马来酸酐(MAH)发生了共聚反应。当反应温度为75 ℃、AIBN用量为0.75%时,随着MAH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得率和酸酐质量分数呈现先增大后略有减小的趋势,当UA与MA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0:60时共聚物的得率及酸酐质量分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1.78%和20.05%,与DSC曲线中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当n(UA):n(MAH)为40:60,Tg达到最大值71.98 ℃。提高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有利于共聚反应的进行,但相对分子质量有所下降,因此可根据所需聚合物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酸解玉米淀粉(AS)为原料,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酸解淀粉接枝甲基丙烯磺酸钠共聚物减水剂(AS-g-SMAS)。以水泥净浆流动度(FCP)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接枝共聚反应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淀粉酸解时间8h,引发剂用量5%,SMAS用量10%,温度70℃,共聚反应时间3 h。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AS-g-SMAS和掺加了AS-g-SMAS的水泥净浆进行结构及元素成分分析。FTIR表明磺酸基团成功接入到AS,XRD与SEM显示,与基准样相比,AS-g-SMAS掺入水泥浆后初期水化反应变慢,但经28d后硬化水泥结构更致密。SEM-EDS元素成分分析证明,AS-g-SMAS不含对钢筋有害的氯元素。因此,AS-g-SMAS有望成为新型绿色缓凝型减水剂。  相似文献   
6.
以己内酰胺为基料、[(6-氧代-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基)甲基]丁二酸(DDP)为阻燃剂、己二胺为分子量调节剂,通过开环-缩聚工艺制备了己内酰胺-DDP共聚阻燃尼龙6(PA6)树脂,进一步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阻燃纤维并纺织成斜纹布料。主要研究了DDP含量对共聚物可纺性及其纤维和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PA6具有较好可纺性、明显阻燃效果,该共聚物制成的织物极限氧指数可达30%,经水洗和放置90天仍具备良好的阻燃性和较高的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合成的2种限制几何茂金属催化剂A(2 四甲基环戊二烯基 6 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B(2-四甲基环戊二烯基-4,6-二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分别和助剂Al(iBu)3/[Ph3C]+[B (C6F5)4]-组成体系催化乙烯与1-癸烯共聚反应,并对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序列分布和链增长基元反应概率统计进行分析,探讨了该体系下的共聚机理和共聚物结构。结果表明:(1)共聚物主链上共聚单体1-癸烯质量分数在14.3%~67.2%之间;(2)共聚物链增长机理符合一级Markovian模型链增长机理;(3)所得共聚物结构更趋向于聚乙烯共聚物,1-癸烯更容易配位或插入到{共聚物主链-1-癸烯-1癸烯-催化剂}序列,乙烯更容易配位或插入到{共聚物主链-乙烯-乙烯-催化剂}序列;(4)随着1-癸-烯浓度的增加,乙烯与1-癸烯共聚物更趋向嵌段结构;(5)1-癸烯更容易插入到催化剂B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毛管流变仪分析均聚聚丙烯(PPH)、助剂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高密度聚乙烯(HDPE)对共聚聚丙烯(PPB)黏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PB中加入PPH、P(VdF-HFP)、HDPE可以减轻挤出时发生畸变,同时PPB的物理性能并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毕四勇 《工业催化》2020,28(2):49-52
结合乙烯气相流化床反应工艺的特点,深入探讨分析四氢呋喃对M-1催化剂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四氢呋喃的含量直接影响M-1催化剂的活性和催化乙烯与丁烯-1共聚生产的树脂产品性能。为了生产性能优良的乙烯与丁烯-1共聚产品,需要将四氢呋喃的含量严格控制在较窄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