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40篇
  免费   1461篇
  国内免费   785篇
电工技术   92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465篇
化学工业   2639篇
金属工艺   811篇
机械仪表   1340篇
建筑科学   6515篇
矿业工程   4866篇
能源动力   494篇
轻工业   5811篇
水利工程   1389篇
石油天然气   2119篇
武器工业   247篇
无线电   17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11篇
冶金工业   1513篇
原子能技术   98篇
自动化技术   327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9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697篇
  2020年   965篇
  2019年   983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716篇
  2016年   941篇
  2015年   1240篇
  2014年   2661篇
  2013年   2144篇
  2012年   2276篇
  2011年   2434篇
  2010年   2038篇
  2009年   2212篇
  2008年   3148篇
  2007年   2425篇
  2006年   1587篇
  2005年   1869篇
  2004年   1508篇
  2003年   1399篇
  2002年   967篇
  2001年   880篇
  2000年   765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401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提高污水应急处理效果,设计一种应用环保酵素技术的污水应急处理方法。以某水务公司的污水水样为例,选用纯水机、pH计、电子分析天平、万用电炉、消煮炉、液枪等实验仪器,制作了不同种类的环保酵素,得到以下结果:在环保酵素的投配比为1/1 000时,CODcr、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是最大;随着投加量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污水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逐渐增大,陈化时间越长CODcr、总磷和总氮去除效果最好;混合类酵素去除效果最好;在应用环保酵素技术后,活性污泥沉降比下降较快。研究表明,应用环保酵素技术的污水应急处理方法提高了污水应急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纸张荧光增白剂含量(OBA)对色彩复制的影响,有利于准确测量颜色并实现色彩在不同设备间正确转换,准确复制颜色。方法 选择含较多荧光增白剂、含少量荧光增白剂、不含荧光增白剂3种类型的纸张,分别基于M1/M2的观察条件,测量纸白、CMYK线性色表以及IT8.7/4色表,分析M1/M2观察条件下Δb*、ΔE*值以及ICC曲线变化趋势。结果 在M1和M2观察条件下测量纸张基色b*值的差值绝对值可以确定基材中的OBA的含量,且OBA含量对颜色测量数据的影响与阶调值相关,基本呈负线性关系;在M1观察条件下测量数据生成ICC色彩特性文件,整体线性偏移蓝色,即b*值往负值线性偏移。结论 基于M1观察条件的色彩管理流程,需进一步研究荧光增白剂含量对b*值进行线性补偿校正的影响,从而减少纸张荧光增白剂对色彩管理的影响,使纸张上的颜色复制达到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3.
基槽回淤对沉管隧道平顺度影响较大,对其防水性能产生威胁。为研究两河交汇处沉管隧道基槽的回淤特性,依托如意坊沉管隧道,构建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实际监测值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进而揭示内河交汇处沉管隧道基槽回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中河流流速与实际监测数据误差较小,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内河交汇处基槽淤积厚度整体呈中间大两端小、上游大下游小的规律;回淤分布受空间影响较大,基槽底脚淤积显著,且坡顶淤积厚度显著小于坡底;回淤量随时间的延长其敏感性逐渐下降;基槽开挖后,回淤均值为10 cm,将影响沉管隧道的施作,现场须采取清淤措施进行处置。研究成果为两河交汇处沉管隧道基槽回淤分析与治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基础,提出了多年调节水库调蓄的影响因素判别与影响时长分析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总结、多元线性回归及相关关系显著性检验辅助判别因果关系的合理性。以黄河龙羊峡水库为例,结果表明:1990-2018年黄河天然径流量和地表水取水量均是龙羊峡水库补水量的格兰杰原因,影响时长均为2年,天然径流量和地表水取水量的当年值对龙羊峡水库补水量的影响强于前1年的影响;天然径流量与龙羊峡水库补水量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地表水取水量与龙羊峡水库补水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较弱。结合龙羊峡水库调蓄机制和实践过程,发现天然径流量是龙羊峡水库调蓄的重要影响因素,地表水取水量对龙羊峡水库调蓄没有显著影响,但龙羊峡水库调蓄保障了黄河地表水的稳定供给。  相似文献   
5.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储层致密、物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采用宽带压裂技术提高了开发效果,实现了增油降水的目的,但目前仍缺乏理论产能模型,存在对水驱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为了准确评价长庆油田宽带压裂改造的增产作用,进一步揭示油水渗流规律,基于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形态,将注水井的渗流物理场划分为主裂缝内线性流、宽带区椭圆流和基质区圆形径向流等3个区域;根据等值渗流阻力法,建立了菱形反九点井网宽带压裂非达西渗流的产能模型;以实际井组为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宽带区的带宽及等效渗透率对井网产能的影响,探究了日产液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宽带压裂技术可显著提高井网的日产油量、采出程度和日产液量,可扩大侧向波及体积,改善水驱的均匀性,提高井网的产能。该研究成果为油田现场优化宽带压裂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张深 《中州煤炭》2022,(7):314-318
以陕西某矿4号开采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条件分析和地表移动变形现场观测,得出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对地表的沉降规律,并通过FLAC3D模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个工作面开采时,地表下沉量很小,沉降系数为0028,没有对地表的建筑物造成破坏;当2个工作面交替回采时,地表的沉降变形明显增大,沉降系数达到了015,属于非充分采动范围,不对地表建筑物造成破坏。开采工作面数量的增多不会增大地表的移动范围,使得地表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显著增大,主要是受坚硬顶板的控制。当采深大于15 m以后,地表进入充分采动状态,地表建筑物将遭到破坏。研究结果阐明了煤矿工作面开采后的地表沉陷规律,也为相似地质条件矿井的地表沉降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废水强制蒸发过程的盐类析出规律,将我国多个电厂脱硫废水的化学组成划分为硫酸盐型的氯化钠亚型、硫酸镁亚型及氯化物型的氯化钠亚型3个典型体系,对3个分型的典型废水在模拟常压(101.3 kPa)和负压(50 kPa)下进行定压强制蒸发,获得了液相密度、沸点升、液相组成和析出固相等的蒸发浓缩和析盐规律.结果表明:硫酸盐型废水蒸发主要析出物的顺序为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钠,氯化物型废水蒸发主要析出物的顺序为硫酸钙、氯化钠;在蒸失率80%以下时,废水蒸发过程中主要析出物为硫酸钙盐,在蒸失率80%以上时,可实现氯化钠的大量析出;硫酸盐型硫酸镁亚型较氯化物亚型更难析出氯化钠.  相似文献   
8.
张勃  周海涛  邢莞东 《中州煤炭》2022,(12):297-300
柳江盆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石门寨地区,其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区内出露地层丰富,构造复杂,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矿区瓦斯分布规律的研究十分必要,总结了矿区瓦斯成分含量、各地质因素对瓦斯分布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王蕊 《电工技术》2022,(8):11-13
针对乙烯精馏塔提馏段温度原控制方案的不足,采用提馏段温度GC3气流量组成串级控制方式,提高温度稳定性,同时采用提馏段温度G丙烯凝液储槽液位的选择性控制系统,克服丙烯凝液储槽出口排出气态丙烯的问题,从而保证生产安全平稳进行.与原控制效果比较,现提馏段温度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大大改善,控制质量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水岩循环对变质砂岩力学参数的影响,基于室内岩石水岩循环试验,对岩石主要力学参数在水岩循环过程中的弱化特性及弱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岩循环次数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以及内摩擦角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与泊松比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水岩循环初始阶段各项力学参数的变化速率较快,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最终趋于平缓。经过对28次水岩循环后岩石各项力学参数的劣化度D值分析认为,水岩循环对各项力学参数的敏感度为:泊松比>抗拉强度>黏聚力>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单轴抗压强度。通过对水岩循环过程中岩石微观结构变化的分析表明,易水解矿物的溶蚀耗散、溶蚀裂隙的扩展延伸、溶蚀碎屑颗粒脱落等效应,是本试验岩石力学损伤的主要原因。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力学参数随循环次数变化的回归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基于试验结果及模型分析认为,经过16次水岩循环以后的岩石力学参数趋于平稳,因此选用16次水岩循环后的岩石力学参数进行工程设计是较为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