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12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适应症、注意事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13年72例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6例(36.1%),中度残疾18例(25%),重度残疾11例(15.28),植物生存9例(12.5),死亡8例(11.11%)。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当病例,早期预判,及时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疗效,为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1):69-71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科2012年7月-2013年12月应用有创颅压监测技术的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各57例。监测组于入院后24 h内或开颅手术后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依据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和CT检查等,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GOS评分。结果:监测组的预后良好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能动态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控制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7):54-57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85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病情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1例、中型组29例、轻型35例共三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颅脑外伤患者外伤入院后6 h、1、3、7、14、28 d血清中CRP、Glu水平。结果:所有颅脑外伤患者均出现血清CRP上升,但重型组血清CRP含量在外伤入院后6 h内明显升高,之后持续上升,7 d达到高峰,且持续时间长,28 d仍较高;而轻中型患者上升幅度较重型组小,轻中型组均为第3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Glu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中与CRP的变化一样有随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三组各时间点除Glu-6 h轻型与中型组、Glu-14 d轻型与中、重型组、Glu-28 d各组间,CRP-6 h轻型与重型、中型与重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Glu联检可作为监测颅脑外伤敏感指标,对于预示病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5)
目的:观察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2.14%,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的诊治方法。方法:总结4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术后良好28例,中残8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2例,无手术直接死亡,手术后因肺内感染死亡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9):100-10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误吸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1-2014年收治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且留置胃管鼻饲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与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误吸、肺部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9%,而试验组仅为6.9%,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7.59%,试验组为9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8):81-82
目的:探究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颅脑外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前提下为观察组提供阶段式康复护理。观察比较术后两组的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分析NIHSS神经功能量表评分,术后4周两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上下肢功能,术后4周两组的上、下肢Fugl-Meye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4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预后优良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阶段式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2):102-104
目的:探讨检验科室控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范措施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来本院治疗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联合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模式,实施病原学检测,并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以及病原菌分布;同时对比分析痰菌培养阳性率及肺部感染评分,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及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评分为(5.31±0.8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易感染病原菌,且耐药性机理较复杂,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加强消毒护理,才能使感染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155-156
<正>1颅脑损伤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认识、诊疗疾病的核心及原则。辨者,证也,证或证候则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和依据,乃核心中的核心。因此,无论是中医的理论发展,还是临床科研,都必须依赖证候的研究,而研究的关键便是它的客观化和标准化[1]。我国已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易声禹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总结和整理了中医辨证和治疗颅脑损伤的基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或造成严重残废。因此,及时手术清除血肿是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现将术中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