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9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3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6)
手术是绝大部分侧颅底病变的首选治疗方式。因侧颅底解剖结构复杂,毗邻脑及重要血管神经,手术容易致死或致残,限制了该部位手术的实施。脑、后组颅神经、面神经、听力功能是该部位手术保护的重点,恰当处理功能保留和切除病变的关系、良好的外科操作技能以及合理使用介入、导航等新的辅助技术是侧颅底手术中实现器官功能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可解脱球囊在当今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颅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6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3例,梭形动脉瘤1例,颅颈部AVF 8例)应用可解脱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一侧颈内动脉.结果 38例中,获解剖治愈21例,通过颈内动脉闭塞达到疾病治愈17例,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可解脱球囊在部份颅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中,仍然是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价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检出16枚颅内动脉瘤。其中位于颈内动脉分叉部的11枚动脉瘤均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直径2.5 ~ 18 mm。所有患者采用不同类型支架及支架技术治疗,并于术后1、3、6、12 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中采用不同类型支架11枚,其中球扩支架1枚,自膨胀支架10枚。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Ⅰ级4枚,Ⅱ级2枚,Ⅲ级5枚。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 ~ 1分11例。11例患者随访1 ~ 108个月,均病情稳定,无新发的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随访7例,随访时间1 ~ 48个月,动脉瘤不显影4例,改善2例,稳定1例。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支架治疗技术可行,且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头颈部CT动脉造影(CTA)指环征被认为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新特征,但迄今缺乏有效的病理学或临床确证。本研究依据临床头颈CTA检查结果设置指环征阳性及阴性病例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急性脑梗塞发生率及一般临床指标的差异,探讨影像学指环征与易损斑块导致缺血性脑梗塞临床后果间的关联。结果表明,指环征阳性患者更倾向于发生脑梗塞(χ~2=8.104,P=0.004);性别、年龄、血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可影响指环征的形成(P<0.05)。提示指环征和急性脑梗塞的发生存在关联,其可能成为影像学诊断易损斑块及预测脑梗塞发生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狭窄程度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颈内动脉狭窄局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机制。方法 基于颈动脉CTA图像构建颈内动脉轻、中、重度狭窄模型,并予流固耦合(FSI)有限元分析,检测1个心动周期内颈内动脉狭窄近端、喉部和远端的壁面压力(WP)、壁面剪切力(WSS)和血流速度。结果 随着狭窄程度增加,WP在狭窄喉部和狭窄远端明显降低;WSS在狭窄喉部逐渐增大,在狭窄两端逐渐减小;血流速度在狭窄喉部增加,在狭窄两端减低,且狭窄远端湍流越发明显。结论 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脑供血量逐渐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和狭窄处斑块易损概率增大,促进狭窄远端更易形成斑块。基于FSI有限元分析,可对不同颈内动脉狭窄局部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作出客观评价,有助于临床预防和治疗评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11例伴有OMNP的PComA患者的治疗时机、治疗方式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功能全部恢复10例(90.9%),部分恢复1例(9.1%),其恢复状况与治疗时机、麻痹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栓塞未破裂PComA可有效恢复其致OMNP,但神经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麻痹程度和早期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脱性球囊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用可脱性球囊对21例TCCF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全部治疗成功:17例瘘口完全闭塞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3例球囊闭塞瘘口的同时永久闭塞患侧颈内动脉,1例瘘口部未完全闭塞予压迫颈内动脉锻炼后自愈.并发症:术中1例出现球囊脱落,未出现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1例在术后12 h因球囊泄漏复发、1例术后7d因球囊移位复发,再次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后治愈.术后随访3~6个月,21例患者无一复发.结论 TCCF自愈机会不多,可脱性球囊治疗TCCF创伤小,疗效较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剖学习和临床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颞骨及岩骨段颈内动脉(petrous carotid artery,PCA)的三维立体形态学参数。方法:该研究中,我们采用数字化可视人(中国首例女性)的数据集(该断层层厚较薄,霞建图像更逼真,数据更精确),对颞骨及PCA进行断面解剖学观察,提取相关断面图像信息,分别应用Adobe.photoshopCS3、AmiFa和Maya软件。对颞骨及PCA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显示。结果:通过3个典型的层面(即外半规管层面、前庭窗层面、咽鼓管层面),对其主要结构的断面形态及毗邻关系进行描述。重建三维模型可清楚地显示颢骨内部结构和PCA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关系,同时尚可任意角度旋转、切割、组合和整体显示相关结构。PCA水平段与PCA弯曲部和内耳道内侧缘连线的夹角平均值为67.5度。结论:采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的颢骨及PCA结构清晰,其构建模型可较为准确地揭示颢骨内部结构及与PCA的毗邻关系,为解剖学习和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直观便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