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282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71篇
建筑科学   485篇
矿业工程   40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篇
冶金工业   115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9,(22):60-61
目的:探讨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干预组接受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打压植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Neer量表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Neer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方案相比,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打压植骨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7):32-3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活血定痛液治疗前臂中下段"背靠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82例前臂中下段"背靠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活血定痛液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9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活血定痛液治疗前臂中下段"背靠背"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愈合,且操作方便、费用低,适合一定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8):112-115
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接受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FNA)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72例拟接受PFNA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应用丙泊酚麻醉的对照组与应用七氟醚麻醉的观察组,每组36例。对两组术后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术后恢复质量评估(PQRS)评分及韦氏成人记忆量表记忆商(MWS记忆商)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但术后1、7、14 d时,观察组MMSE评分、PQRS评分及MWS记忆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质醇浓度(E)及皮质醇(COR)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而术后1、7、14 d时,观察组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可有效改善接受PFNA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其可能与改善患者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8):32-34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PO组和ORIF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PO组手术时间短于ORIF组,切口长度小于OR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骨折恢复时间短于ORIF组,疗效优良率高于OR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R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骨折的有效固定方式,但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患者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较好,更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和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并发隐匿性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例多发性骨折后并发隐匿性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获成功救治,1例因病情危重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随访3月、6月、1年,6例患者均正常,无神经及智能方面的功能障碍。结论隐匿性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早期诊断是关键;采用呼吸支持等稳定生命体征及其早期使用大剂量激素等结合的常规综合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1):29-30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L型解剖板经踝前横切口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L型解剖板经踝前横切口微创治疗,另选取2011年之前收治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评估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L型解剖板经踝前横切口进行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相比传统切开复位治疗,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后更容易愈合康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5):108-110
目的:对胸腰段椎体骨折GSS内固定术经锥弓根等植骨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采用GSS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经椎弓椎椎体内植骨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显示脊柱序列和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椎体高度恢复到正常椎体高度的78%~98%,复位率达到98%,疼痛症状及功能改善96%以上,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加重并发症,无螺钉棒松动、断裂,无矫形丢失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加重并发症。结论:对胸腰段椎体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时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加椎板后路植骨稳定前中后柱椎体,以防止断钉断棒、椎弓根钉松动,同时防止椎体高度丢失,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胸腰段椎体骨折总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4):76-78
目的: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并评定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并且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试验,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实行骨科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实行系统化护理模式,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自我护理意识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和自我护理意识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而言,系统化护理有着显著优势,使患者的预后情况更理想,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
目的探讨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预测住院低骨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方法采用随机选择175例住院T2DM患者作为T2DM组,同期门诊非T2DM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检测腰椎(L1-4)及左侧股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的骨密度(BMD),记录每例患者日常生活中可能影响骨代谢的危险因素,根据体重指数(BMI)和股骨颈BMD,用FRAX计算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临床性脊椎、髋骨、前臂和肱骨骨折)和10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结果 T2DM组BMD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下降(P>0.05),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却明显增高(P<0.05);根据BMI计算10年全部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BBMO)发生概率和10年髋部骨折(BBHF)发生概率、根据股骨颈骨密度计算10年全部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BMO)发生概率和10年髋部骨折(BHF)发生概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年龄、绝经年限、BMI、吸烟、补充钙与维生素D、以往骨折史、骨质疏松病史、父母髋部骨折史、糖尿病病史等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 T2DM患者较对照组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并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常规补充适量钙剂和维生素D、进行体育运动、控制血糖等可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造成胫腓骨骨折不愈合的几大原因.运用骨髓腔内植骨加强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96例胫腓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骨折62例,占65%;按Anderson-Gustlo分类1型43例,占69%。结果 采用自体髓腔内植骨加强的内固定进行治疗.在20周内90例全部达到临床愈合.仅6例病人半年后迭临床愈合。结论 胫腓骨骨折骨不愈合,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采用髓腔内植骨加强的内固定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