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间网格结构频域风振响应分析模态补偿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是频率密集性结构,按照模态分析法,尽管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有时也难以包含所有的主要贡献模态。从数值分析中可以发现,大跨空间网格结构风振分析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高阶振型,它对风振响应的贡献比较大,但由于其频率高往往很容易被忽略。本文根据模态对系统应变能的贡献,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选取主要贡献模态的方法,为了克服包含所有主要贡献模态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补偿由于高阶模态遗漏而产生的误差,并通过一个网壳的算例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植物微弱电波信号的时、频域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在时域和频域上对植物电波信号进行了分析.植物电波信号的幅值处于μV级量级,是一种微弱信号;随时间变化剧烈,在不同时刻的取值关系松散;植物电波信号属于低频信号,其功率谱主要分布在小于5 Hz这一频段.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研究包装件在实际流通环境振动特性下的振动规律,以车辆、包装件构成的六自由度运输包装系统为基础,构建了在以白噪声为输入的路面不平激励下的振动模型,建立了路面不平激励的数学模型、运输车辆以及包装件的动力学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对运输包装系统随机振动进行了频域分析,得到了内装产品及易损零件随机振动加速度响应的幅值频谱和功率谱密度。仿真结果表明了随机振动强弱程度与频率的关系,全面反映了随机振动规律,为缓冲包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隔震结构影响的模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将频域模态分析方法推广到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基础事震结构的影响分析下。基于上部结构固定时具有正则型的假设下,推导了地震激励作用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基础隔震结构影响的频域模态分析的步骤。算例表明,采用低阶模态进行计算,得到较高精度的分析结果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6.
7.
MTMD减震结构体系的频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主结构简化为串联多自由度模型,通过对主结构稳态响应的频域传递函数的模值来分析MTMD控制效果。主结构稳态响应的频域传递函数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求取:1)推导结构系统振动方程,将其从时域转化为频域,推导频域传递函数;2)将MTMD系统对主结构的反力与地震荷载共同作为主结构的荷载输入,根据MTMD的反力为各阶模态耦合对结构进行控制的方法求取频域传递函数;3)根据MTMD的反力为各阶模态非耦合对结构进行控制的方法求取频域传递函数。利用以上方法分析MTMD系统对主结构的单模态和多模态进行控制的控制效果。根据非耦合控制作用的频域传递函数提出惯性质量参与量。给出一算例,并且给出时程分析的结果加以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8.
用频域法确定反卷积的最佳滤波参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确定反卷积的最佳滤波参数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只需在频域就能确定滤波参数,因而节省了大量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9.
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的进展,特别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有关新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主要内容有:试验激振技术、频响函数估计方法、试验测试设备、以及各种模态识别方法,包括单输入/多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识别的时域和频域方法。文中强调了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于80年代已成为模态识别主流的多输入/多输出各种方法(包括作者发展的几种方法),用统一方法作了描述。最后提出了若干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特征信号检测一直是工程应用领域的难题。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基于线性理论的时域、频域、时频域和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分析了各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时域检测法中主要分析了相关检测、取样积分与数字式平均、时域平均检测法;频域检测法中分析了最为常用的频谱分析法;时频分析法中主要分析了应用范围最广的短时Fourier和小波变换;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检测法中重点分析了随机共振。分析认为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微弱信号检测法、多种检测方法的结合是未来微弱信号检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