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反鱼雷水声对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于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来说,鱼雷威胁是致命的,因此近10几年来,反鱼雷水声对抗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章在简要介绍威胁不同类型舰艇的各类鱼雷以后,讨论了反鱼雷水声对抗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也讨论了新一代水声对抗技术对鱼雷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被动声纳目标识别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现代被动声纳系统中,水下目标的自动识别是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对被动声纳目标识别的特征提取、特征选择和分类器设计方面进行了回顾。对LOFAR,DEMON和小波变换等特征提取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特征优化的重要性和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等分类器的优缺点,并简要分析了该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4.
被动声纳线谱检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船舶辐射噪声的功率谱由连续的宽带谱和离散窄带线谱组成。在被动声纳系统中,线谱检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对线谱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该领域最新进展表明,为了能够在低信噪比下检测和提取线谱,往往采用两种或多种组合方法,并且利用了多个时刻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6.
拖曳声纳阵隔振模块性能计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反潜、海洋水文和资源勘探测量中,拖曳线列阵声纳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拖曳式声纳的工作性能,必须在声阵模块前、后插入性能优良的隔振模块。本文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隔振模块在水下的隔振性能。计算表明:隔振模块的隔振性能与其长度、阻尼、所受到的拉力和激振力有关。其中隔振模块的长度是影响隔振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隔振模块长度的增加,其隔振效果将变得越来越好。在长度、阻尼、激振力相同的情况下,拉力小时隔振效果较好。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激励频率越大,隔振效果越好;阻尼越大,隔振效果越好。在相同拉力和激振力作用下,隔振模块的隔振效果的起始频率随隔振模块的长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被动声呐目标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被动声呐目标识别系统中目标分类器的设计和训练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设计了目标分类器的神经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分类器的新方法,最后,对海上实录的A,B,C三类目标噪声进行了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分类器比传统的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分类源泛化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9.
拖曳声纳阵隔振模块性能实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现代反潜、海洋水文和资源勘探测量中,拖曳线列阵声纳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拖曳式声纳的工作性能,必须在声阵模块前、后插人性能优良的隔振模块。本文对隔振模块在水下的隔振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隔振模块的隔振性能与其长度、所受到的拉力及激振力的频率和幅值有关。其中隔振模块的长度和激振力的频率是影响隔振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隔振模块长度的增加,其隔振效果将变得越来越好。在长度、激振力相同的情况下,拉力小时隔振效果较好。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激励频率越大,隔振效果越好。在相同拉力和激振力作用下,隔振模块的隔振效果的起始频率随隔振模块的长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探测高速小目标的声纳信号波形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用主动声纳探测水下高速运动的小目标存在的主要干扰,海面,海底混响和接收信号的起伏,讨论了宜采用的声纳信号形式,在混响信道中,对高多普勒目标采用加窗的长CW脉冲是合适的,而根据多途信道中回波存在的起伏的特点,需要采用多频脉冲,最后给出了用探测高速小目标的声纳最佳发射信号形式和频率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