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06篇
  免费   3627篇
  国内免费   1965篇
电工技术   3230篇
综合类   3587篇
化学工业   2371篇
金属工艺   2840篇
机械仪表   2266篇
建筑科学   2588篇
矿业工程   933篇
能源动力   859篇
轻工业   976篇
水利工程   954篇
石油天然气   2020篇
武器工业   472篇
无线电   23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19篇
冶金工业   973篇
原子能技术   277篇
自动化技术   481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715篇
  2021年   872篇
  2020年   960篇
  2019年   741篇
  2018年   701篇
  2017年   970篇
  2016年   1009篇
  2015年   1141篇
  2014年   1852篇
  2013年   1862篇
  2012年   2246篇
  2011年   2258篇
  2010年   1748篇
  2009年   1838篇
  2008年   1662篇
  2007年   1978篇
  2006年   1770篇
  2005年   1461篇
  2004年   1257篇
  2003年   1067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817篇
  2000年   685篇
  1999年   534篇
  1998年   411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47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针对现有基于视频监控的人流量统计方案成本高、算法复杂且不利于个人隐私保护的局限性,利用毫米波雷达体积小、成本低、分辨率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时间点检测的人流量监测方法。该方法先获取人体目标散射点位置和多普勒频移信息来构成点云数据,然后根据多普勒频移正负来判断人体的运动方向,并筛选具有高多普勒频移值的点云数据以降低干扰点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在双时间点对特定区域内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双时间点之间所获取的点云数据聚类结果对所统计人员数据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用匿名的方式以较高的正确率统计人员进出。  相似文献   
2.
Ternary 0.552Pb(Ni1/3Nb2/3)O3-xPbZrO3-(0.448-x)PbTiO3 (PNN-PZ-PT) ceramics near the triple point compositions were fabricated by an improved two-step sintering method. The triple point composition 0.552PNN-0.135PZ-0.313PT ceramic has outstanding piezoelectric performance with piezoelectric coefficient d33 = 1200 pC/N. Its easy fabrication and low cost make this piezoelectric material an excellent candidate for high sensitivity sensors and ultrasonic transducers. The evolution of domain structures for ceramics with composition near the triple point provides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ultrahigh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PNN-PZ-PT ceramics.  相似文献   
3.
多堆厂址一级概率安全评价(PSA)研究中,机组数目的增加使得建模工作量剧增,给整个核电厂的风险评估带来困难。结合已有基础,本文研究了多堆厂址始发事件分析的筛选方法,提出利用堆芯损伤频率(CDF)上下限值评估方法,分析厂址内不同机组数对厂址CDF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机组厂址适合优先进行具体分析。针对双机组核电站,对多堆厂址内各始发事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丧失厂外电、丧失热阱等事件适合建模分析,并对其他筛选结果给出后续分析建议,为多堆厂址一级PSA后续事故序列建模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某电力公司变电站用铝合金设备线夹在运行过程发生批次开裂事故,通过宏观观察、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冷冻模拟试验等方法,对设备线夹的开裂原因和开裂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备线夹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导致焊缝强度下降;设备线夹接线管底部存在积水空间,寒冷天气下积水结冰,体积膨胀,使焊缝承受设计工况外的负载而过载开裂,造成了线夹开裂。  相似文献   
5.
余晓琴 《中国油脂》2020,45(10):127-131
以实际案例和文献资料收集为基础,主要围绕食用油检测从采样到结果判定一系列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操作风险点进行分析,并对部分典型检验指标(苯并(a)芘、塑化剂、抗氧化剂、残留溶剂、过氧化值、酸价、辣椒素、黄曲霉毒素B1)进行分析,介绍了分析过程中实验室环境、接触器具、试剂、样本本底、特殊基质干扰、指标稳定性等对实验结果有关键影响的因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旨在为食用油检验风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高端军事应用环境对测温传感器提出了小结构、高精度、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等要求,采用溅射方式制备的薄膜铂电阻元件成为了首选。通过分析薄膜铂电阻元件的结构、工艺,探讨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薄膜缺陷、杂质、电迁移、结构封装应用与温度应力等。选择薄膜铂电阻在水三相点下的电阻值作为稳定性的比较基准,设计了一款不大于3mK的高精度测试系统。通过对薄膜铂电阻元件进行高温电寿命试验和温度冲击试验,评估得出薄膜铂电阻元件长期稳定性达到10mK,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蒸汽吞吐产量预测模型假设条件简单、普适性差等问题,一般采用测试法和类比法综合确定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由于目前海上油田通常只开展常规测试,无法直接获得热采开发初期产量。笔者提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确定新方法,建立蒸汽吞吐相对于常规开发的初期产量倍数预测模型,通过蒸汽吞吐产量倍数,将常规测试确定的产量转化为蒸汽吞吐产量。研究表明,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主要受储集层渗透率、原油黏度、注入强度、蒸汽干度等因素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建立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与油藏地质参数及注入参数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该模型经实际生产数据验证,预测误差小于5%,可靠性高,能够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奎荣  丰振军  王明波 《焊管》2020,43(3):41-44,55
针对某X65输气管道环焊缝泄漏失效问题,通过无损探伤、硬度试验、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钢管环焊缝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焊接接头组织未见明显异常,但裂纹附近存在疏松组织,该疏松组织主要元素为铁和氧,以及少量铝、硅、钙、硫元素。研究表明,该疏松组织为焊接时未清理干净的焊渣,在外力和内压作用下,夹渣处裂纹相互贯穿形成穿透性裂纹,裂纹由内表面向外表面扩展,导致焊缝产生开裂而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9.
邓凯  任国琪  李晓红 《焊管》2020,43(4):23-27
为了研究全自动焊在役管线的真实承压能力,通过水压爆破试验对全自动焊含缺陷环焊缝在役管段的承载能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自动焊焊接工艺下环焊缝缺陷主要是未熔合缺陷,且3种含未熔合缺陷管段起爆点、爆破压力、撕裂方向大致相同;含3种未熔合缺陷环焊缝管段的真实爆破压力均大于爆破压力的理论计算值,远远满足现场运行所需要的承载能力;含缺陷环焊缝的存在并没有对在役管段的整体承载能力造成影响;管段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母材自身的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10.
The thermoeconomic behaviour of a nanoparticle seeded single effect LiBr‐H2O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ARS) is investigated for a small scale application. In the proposed method, alumina nanoparticles with volume concentrations of 3%, 5%, and 7% are dispersed into an aqua lithium bromide solution. The multiobjective heat transfer search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design trade‐off between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and total annualized cost (TAC). To analyz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influence of five design parameters, namely the temperatures of the generator, absorber, evaporator, condenser and heat exchanger pipe diameter, are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COP, the TAC of the system is initially raised marginally, and after that, raised rigorously with further increment.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P and TAC of the nanofluid based ARS system are increased by about 7% and decreased by about 3.2%,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Pareto points of the base ARS system. A lower break‐even point of about 2.6 years is achieved for the ARS system 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compared to the base ARS system. Overall, the ARS system containing 5% nanoparticles is the best solution from a thermodynamic and economic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