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的保障,煤矿职工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证了煤矿职工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就现实职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层状氧化锂锰的合成及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LiMnO2的结构,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层状氧化锂锰以及掺杂LiMnO2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寻找稳定又方便的合成层状氧化锰锂的方法和进行氧化锂锰的掺杂将是其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明胶溶液对锂离子电池正极中导电剂石墨的分布进行优化,在最终的正极复合物中石墨的含量仅为2.1%.经明胶溶液优化后,石墨粒子在LiMn2O4颗粒表面上分布较均匀,而且在明胶的固化作用下,石墨粒子与LiMn2O4的相对位置被固定下来,从而使得石墨粒子传导电子的能力增强,传导电子的路径更加稳定,锂离子也更容易在活性颗粒表面嵌入和脱出,大大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控制沉淀速度法,制备前驱体,固相法掺杂钇,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 YxO4,并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红外测试结果表明,随着Y含量的增加,材料LiMn2-xYxO4(X=0.00、0.005、0.02、0.05)的晶格参数a逐渐变小,Mn-O键吸收峰逐渐增强,使得材料晶胞收缩,晶格结构得到稳定。交流阻抗与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材料LiMn1.98Y0.02O4显示了较小的电化学反应阻抗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在0.1C恒流活化放电下,其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2.2mAh/g,30次0.2C恒流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0.0%。  相似文献   
5.
对新型防腐保鲜剂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酸醇比、催化剂用量、回流时间、反应温度等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酸醇比为1:12,催化剂硫酸氢钠的用量为原料量的12.93%,反应温度为65℃,回流时间为5h时,产品的产率最高,可达到70.82%。  相似文献   
6.
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催化氧化脱水制丙烯酸,该过程耦合了甘油脱水制丙烯醛和丙烯醛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酸两步反应。结果表明,在甘油脱水反应中,使用Cs3PW12O40, P-ZSM-5和Co0.5H2PO4/SiO2等固体酸催化剂,可得到较高的丙烯醛收率(最高86.9%)。利用上述催化剂和MoVW基氧化催化剂,在脱水/氧化双催化剂床层构型反应器中,以甘油为原料合成丙烯酸的收率达50%~80%,直接加入粗甘油可获得相似的丙烯酸收率。  相似文献   
7.
黏结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明胶、PVA和PVDF黏结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充放电测试表明:采用明胶和PVA黏结剂制备的电池,在循环过程中比容量都出现上升的趋势.以10%明胶为黏结剂的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7.5 mAh/g,19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增至136.7 mAh/g.  相似文献   
8.
明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明胶溶液对锂离子电池正极中导电剂石墨的分布进行优化,在最终的正极复合物中石墨的含量仅为2.1%.经明胶溶液优化后,石墨粒子在LiMn2O4颗粒表面上分布较均匀,而且在明胶的固化作用下,石墨粒子与LiMn2O4的相对位置被固定下来,从而使得石墨粒子传导电子的能力增强,传导电子的路径更加稳定,锂离子也更容易在活性颗粒表面嵌入和脱出,大大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某厂市电进线保护装置现场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失压继电器拒动的情况,通过试验的方法,找出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表面包覆改性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高温性能、放电倍率性能的影响;对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适于大规模生产的某些专利技术做了简单介绍和分析;指出表面包覆改性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