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篇 |
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1篇 |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39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16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37篇 |
轻工业 | 1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采用炉内低氮燃烧和烟气脱硝是降低燃煤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手段。低氮燃烧的空气分级技术在降低氮氧化物的同时对锅炉效率有不利的影响,采用电力科学研究院锅炉性能测试试验的数据,通过对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降低氮氧化物供电煤耗的成本增加和采用脱硝技术降低氮氧化物还原剂成本的增加对比分析,总结出低氮燃烧和脱硝系统相互配合优化运行的基本方法。在保证燃煤锅炉达标排放的同时,最大化地实现了锅炉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国当前火电企业脱硝技术现状,并根据目前脱硝技术在我国火电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探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分别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440 t/h燃煤锅炉下层燃烧器附近水冷壁区域收集的腐蚀层进行详细表征,分析并讨论腐蚀产物的形成和痕量元素富集特点。结果表明:腐蚀内层主要含有FeS2、Fe2O3、PbS和ZnS,但Pb比Zn富集程度高;腐蚀外层以ZnS、PbS、GaS、Fe1-xS和Zn1.0Al1.04S2.13为主,还含有少量Ga、Se、Bi等元素,但Zn与Ga元素富集程度显著高于内层;腐蚀层中Pb、Zn、Ga、Se、Ge、As、Bi、Th、Sn、Sb等元素主要通过气化-冷凝和黏附的未燃尽碳颗粒释放析出的方式到达管壁,部分元素仍存在二次气化现象并扩散至腐蚀层深处,以进一步增大腐蚀裂纹尺度。基体铁的氧化和硫化反应同时发生并相互竞争,靠近基体侧腐蚀层先发生裂缝后逐渐开始破碎。黄铁矿向外转移中会释放气态硫并生成多种晶型的磁黄铁矿,这说明气态硫在腐蚀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此外,沉积层中微细颗粒和气态痕量元素可能会向基体侧移动与扩散渗透,增加腐蚀内部应力进而加剧腐蚀。 相似文献
6.
7.
彭小军 《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10,(1):32-34
为了降低NOx排放浓度,妈湾电厂对#1机组300MW锅炉的燃烧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NOx排放浓度达250mg/Nm^3.锅炉效率达93.47%,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闵行发电厂6台锅炉额定负荷常规运行方式下的NOX排放进行了普测;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13号炉运行方式与NOX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试验结果推荐了13号炉在目前系统设备下安全、经济、环保的运行方式并通过考核.本次试验同时对电厂12号炉改造提出低氮燃烧技术规范建议书,供电厂锅炉改造参考.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