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55篇 |
免费 | 529篇 |
国内免费 | 2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9篇 |
综合类 | 398篇 |
化学工业 | 2547篇 |
金属工艺 | 420篇 |
机械仪表 | 134篇 |
建筑科学 | 109篇 |
矿业工程 | 94篇 |
能源动力 | 67篇 |
轻工业 | 541篇 |
水利工程 | 14篇 |
石油天然气 | 86篇 |
武器工业 | 46篇 |
无线电 | 59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21篇 |
冶金工业 | 164篇 |
原子能技术 | 41篇 |
自动化技术 | 1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4篇 |
2024年 | 349篇 |
2023年 | 606篇 |
2022年 | 780篇 |
2021年 | 910篇 |
2020年 | 996篇 |
2019年 | 837篇 |
2018年 | 399篇 |
2017年 | 493篇 |
2016年 | 426篇 |
2015年 | 375篇 |
2014年 | 615篇 |
2013年 | 334篇 |
2012年 | 201篇 |
2011年 | 111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以石蜡为芯材,MUF树脂为壁材,石墨烯作为改性添加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采用FI-IR,FE-SEM,DSC,TG等测试方法对相变微胶囊的形貌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并讨论了微胶囊制备工艺中的乳化转速与相变微胶囊粒径分布的关系,建立了高斯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微胶囊呈圆球状,表面较为光滑。其囊壁约为75 nm,且具有较好的弹性。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基本服从于高斯分布。微胶囊的平均相变潜热为144.1 J/g,对石蜡的包覆率为64.3%,且无明显的过冷现象,经过120次热循环测试后质量的衰减率为1.88%,对石蜡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水资源的污染中,重金属的污染受到广泛关注。而吸附法由于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而被广泛应用。针对铜、铅离子,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材料,利用两者的协同效应制备出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海绵(GCS)。对复合海绵的微观形态以及基本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同时比较研究了铜、铅离子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制得的新型复合海绵具有微孔结构,吸水能力良好,对铜、铅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最优条件下,Cu2+和Pb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可以高达1114.7mg/g和4855.8mg/g。 相似文献
6.
7.
首先将氧化石墨烯、聚丙烯酰胺和硝酸铁进行水热反应,然后通过冷冻干燥制备了石墨烯/铁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石墨烯/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最后研究了石墨烯/铁基复合材料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铁基复合材料呈黑色圆柱体,一层一层堆叠在一起,结构规则,具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在实验条件下,吸附容量随着六价铬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150 min,p H值为6时吸附容量最大。当初始浓度为5 mg/L,吸附时间为150 min,p H值为6时吸附容量达到最大为13.06 mg/g。石墨烯/铁基复合材料对水体中六价铬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因其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在能源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使用过程中,金属颗粒易出现聚集、流失等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方法,其中,以核壳结构为代表的中空球形催化剂的设计就是很重要的一种。受限于空腔的体积和壳层的厚度,核壳结构在金属活性位点的利用和物质扩散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为减少这种限制,开发新型结构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是一种有效方法。在本研究中,以氧化石墨烯为模板,通过负载金属钯、外包介孔二氧化硅、煅烧除去模板等步骤合成了片状介孔二氧化硅负载钯催化剂。在Suzuki反应中,该催化剂因其二维结构和金属颗粒的高分散性,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和底物普适性。另外,这种合成方法为开发其他二维结构催化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石墨烯层间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力,石墨烯在普通有机溶剂中分散性差,进而影响石墨烯在复合物基材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影响胶水的性能。将石墨烯制成水溶性乳液,可以增强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减少自身团聚,解决石墨烯在复合物基材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问题。特殊的石墨烯涂层技术秉承了石墨烯一贯的蓄热、导电、抗菌、抗静电、抗紫外线及远红外功能,将石墨烯制成胶水涂覆在纺织面料上,经该功能涂层后制得的膜面料具有强导电性和蓄热功能。文章分析了石墨烯导电蓄热面料的整理工艺,以期促进现代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