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45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要针对彩铃业务在爱立信平台上的交换机实现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多光谱图像特征提取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目标识别算法的复杂程度,也影响着最终目标识别的性能。研究了经典的局部二元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提取方法,并引入了几种新的LBP特征,包括:方向LBP特征描述子、自适应LBP特征描述子和方向自适应特征描述子,应用于多光谱图像纹理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LBP特征描述子及其改进方法都非常适合于多光谱图像的纹理特征提取。  相似文献   
3.
无糖绿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茶叶为主要原料开发无糖绿茶饮料,着重对茶叶的原料筛选、茶饮料的稳定性、褐变及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对茶饮料的外观进行感官检验,选定了茶叶的最佳浸提参数,并确定了茶饮料合理的配方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原味红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为主要原料开发原味红茶饮料,着重对茶叶的原料筛选、茶饮料的稳定性及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对茶饮料的外观进行感官检验,选定了茶叶的最佳浸提参数,并确定了茶饮料合理的配方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料的质量和解渴以外的功能亦越来越注重,饮料不能再以单纯摄取水分为目的。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饮料的研制将向预防医学和食疗领域方面发展,开发具有“天然、营养、保健”等高附加值饮料是今后的方向。基于这个趋势,依据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理  相似文献   
6.
锁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浸出温度、时间、溶剂、溶剂量和浸出方法等因素对锁阳有效成份浸出率的影响,同时对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评估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提出基于Vague集和TOPSIS法的干扰效能评估方法.首先,对雷达导引头进行分析得到评估指标及其Vague值表示,构建Vague集决策矩阵,然后设计基于博弈论集化模型的主客观权重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将Vague集和TOPSIS法融合实现对各导引头的干扰效能进行排序,得出评估结...  相似文献   
8.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红外图像边缘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元胞自动机是一种新的快速、有效的实现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理论工具,其核心是状态转移函数的确定.针对红外图像边缘检测,研究并实现了三种状态转移函数:最大最小值法、阈值法和形态梯度法.和传统边缘检测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边缘检测方法整体上不仅检测效果好,且可实时实现.  相似文献   
9.
反电晕和二次扬尘是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所面临的两大难题。采用一种宽支撑防风型芒刺电晕线 ,它加大了阴极收尘面积 ,防风措施减小了阴极二次扬尘。在实验室中对这种电晕线进行了放电特性试验研究 ,证明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反电晕的发生 ,改善板电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 ,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是解决高比电阻粉尘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支柱绝缘子是超/特高压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的关键绝缘支撑部件,其机械可靠性直接关系到GIL运行安全。文中考虑受热膨胀、电磁振动以及导杆偏转等工况,系统研究了1 100 kV GIL中三支柱绝缘子主应力分布与机械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无负载电流下三支柱绝缘子最大拉应力与压应力分别位于下支腿及支腿/嵌件边界处,分别为2.37 MPa与9.02 MPa;综合考虑热膨胀与管道振动影响后发现拉应力集中于绝缘子腹部与下支腿复合边界处,最大值为16.6 MPa;因装配误差造成导杆偏转时,在与偏转位移相反方向的支腿边界处拉应力集中程度加剧。上述研究结果有望为提高超特高压三支柱绝缘子运行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