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4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8篇 |
综合类 | 35篇 |
化学工业 | 56篇 |
金属工艺 | 12篇 |
机械仪表 | 31篇 |
建筑科学 | 37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14篇 |
轻工业 | 26篇 |
水利工程 | 35篇 |
石油天然气 | 12篇 |
武器工业 | 18篇 |
无线电 | 1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原子能技术 | 37篇 |
自动化技术 | 2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他励直流电动机虚拟模型,通过模型进行仿真算法分析,并利用虚拟技术,在仿真平台上实现仿真,在上位机上显示数据,对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与优化。仿真做的主要前期工作为模型建立,通过电枢回路方程和动力方程进而推导出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方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后期工作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并调试出模型数据,进而得到仿真结果。设计的虚拟模型建立在虚拟仿真平台上,利用平台的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端口进行信号的采集和传递,并利用仿真平台强大的内部资源进行运算分析,从而达到期望的研究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1999年进入2000年,笔记本电脑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厂商为争取市场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不过,市场份额的大小取决于用户的选择。不论厂商做出怎样的许诺和设想,在市场竞争中,明了用户的选择倾向才是关键。 用户背景:新华社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通讯社,它与报社之间形成一个新闻信息的生产链,新华社是其中的上游环节。主要负责为国内报社提供新闻素材。新华社的特殊位置无形中将它推到媒体行业技术改造的龙头地位,1985年,新华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中文新闻信息和计算机化处理,此后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办公设备更新和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3.
4.
5.
6.
芦荟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经库拉索芦荟多糖(APS)和四氯化碳处理后,分别用比色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硫酸巴比妥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以研究APS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表明:APS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体肌肉功率的发展与保持能力在完成生产劳动、日常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12名健康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模拟仿真测试评价训练系统( BTE PrimusRS)的等张测量模式来探讨人体单关节肌群功率发展与保持能力的测评方法.结果表明BTE PrimusRS系统能客观、准确地评价人体单关节肌群功率发展与保持能力的水平;此等张测试模式下,50%等长峰值肌力(或力矩)的阻力负荷设置较为合理;等长峰值肌力应采用非爆发式静力性测量模式获得. 相似文献
8.
甘油连续生物歧化过程的过渡行为及其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肺炎杆菌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过程对稀释速率和底物进料浓度变化的过渡行为反映了细胞生长和胞内物质代谢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体系的过渡响应取决于操作条件变化前后系统所处的状态,当底物浓度由限制状态向剩余状态过渡时,甘油的残余浓度不断上升,而乙醇的浓度则逐渐下降,同时生物量、1,3-丙二醇和乙酸的浓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本文用“甘油浓度变化速率”的概念修正了菌体生长模型,并对甘油歧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聚酯纤维长径比、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断裂韧性及冲击荷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复合材料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对聚酯纤维/混凝土增韧阻裂机制进行研究,结合SEM观察微观形貌分析纤维长径比与掺量对增韧阻裂机制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研究冲击高度、试件厚度、长径比及掺量对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径比为300与600的聚酯纤维会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低掺量长径比为150的聚酯纤维通过提高混凝土致密程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升;在抗拉强度方面长径比为150的聚酯纤维主要以缺陷形式存在,长径比为300的聚酯纤维对改善混凝土内部拉结作用最显著,3%(与胶凝材料体积比)掺量聚酯纤维对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最显著;对于混凝土断裂韧性,长径比为300与600的聚酯纤维/混凝土断裂韧性提高明显,通过SEM微观形貌发现纤维拉结作用产生的微裂纹会提高混凝土耗能能力,从而提高混凝土极限荷载与破坏时中心挠度,长径比为300的聚酯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变化规律与复合材料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分析结果较吻合;冲击高度为影响冲击荷载大小的主要因素,纤维长径比较纤维掺量影响较大,通过LSCM三维损伤形貌分析得出长径比为150的聚酯纤维对混凝土材料损伤改善效果较显著,同等掺量下长径比为150的聚酯纤维间距较小导致混凝土局部力学性能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2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2种氢调敏感性不同的蒙脱土/氯化镁/四氯化钛(MMT/MgCl2/TiCl4)催化剂,利用这2种催化剂及其混配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一系列宽峰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_射线衍射仪(XRD)、凝胶色谱测试分析(GPC)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催化剂及聚合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催化剂以及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的混配催化剂均表现出较高的聚合活性,XRD测试结果表明,蒙脱土片层在乙烯聚合过程中发生了插层及剥离,以单片层或几层共存的形式分散于聚乙烯基质中;用混配催化剂可制得宽峰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Mw/Mn=7.23,并且聚合物的堆积密度达到工业生产的标准,宽峰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工业产品5000S及工业上应用的管材料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