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正交设计理论,以特制空腔模型和真实密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使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分析微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振动试验条件。通过对比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结果,得到了振动试验条件各参数对多余物激励效果的影响规律。这为密封继电器PIND试验条件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可变区域范围内空气质量监测机动性差、信息化程度低及管理不便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NB-IoT的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系统由多个监测节点、远程监管平台及Android移动终端组成。监测节点采用STM32为微控制器,采集所在位置的空气质量相关参数,并通过NB-IoT通信模块发送至远程监管平台,实现对大区域空气质量的监控与管理,通过下发指定小区域的权限至Android移动终端,可以查看权限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系统测试表明:测量精度高,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满足多场景环境下灵活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微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是航天继电器出厂前必做的筛选试验,冲击是微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中的重要环节.为找出影响冲击加速度峰值和脉冲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研究冲击试验条件对多余物微粒的激活效果,增加检测的成功率.本文建立了冲击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参数对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基于电像力理论推导最小冲击加速度与多余物微粒物特征参数的...  相似文献   
4.
储罐大角焊缝附近的应力水平最高,此处裂纹最为危险。为了研究该位置裂纹的断裂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提出了简化的储罐模型,并在简化模型基础上建立二维和三维裂纹模型,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基于断裂力学知识计算了裂纹最深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并且与规范GB/T 19624—2004和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了裂纹位置及尺寸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范的方法与文中模拟的结果吻合良好;当底板裂纹与焊趾的距离超过12mm时,不必考虑焊趾放大系数;对焊趾位置所在截面的应力线性化结果不再适用于公式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当裂纹深度超多5mm时,有限元方法收敛性差,结果不再准确;深度方向垂直于构件表面的裂纹,最深处的应力强度因子最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环境下实验设备分布放置与独立观测带来操作与分析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平台的分布式设备组网与管理系统.系统包含一个运行在独立计算机设备上的服务器软件与九个运行在实验设备上的客户端软件,借助于局域网建立服务器软件与多个客户端软件之间的Socket通信连接,完成分布式实验设备的集中组网与统一控制.客户端软...  相似文献   
6.
资源分配是云计算的核心之一,对云计算资源分配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价可为云计算平台设计提供指导.讨论了两种云计算资源分配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PEPA的资源分配算法的性能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云计算系统中各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形式化分析和推理,获得了云计算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实验通过分析资源分配过程中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PA模型方法可以直接评估资源分配算法性能的优劣,并能够确定算法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从而减少云平台设计过程的周期.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油液分析检测技术大多不能实现实时在线检测的现状,利用CAN总线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油液在线分析检测系统,详细介绍系统方案和原理,重点阐述油液监测装置的设计和CAN总线节点的软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8.
隧道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温度变化会使围岩遭受温度应力集中效应,造成围岩结构损伤,使隧道光爆成型质量差,如何避免围岩缺陷对隧道光爆成型质量的影响亟待研究与解决。以成渝高铁某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红外热像原理,对隧道掌子面光爆红外热像进行实验设计,从不同部位的节理裂隙岩体的红外温度异常区域的温度分布、温度变化范围等方面对围岩缺陷进行判断,分析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掌子面岩石具有明显的高温条带与低温区域相间的辐射温度场,节理裂隙处红外温度较低,岩石突变处红外温度较高;掌子面岩石破裂过程中红外温度异常,主要表现为阶梯状交替升降温,并明显出现高温区和低温区。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光爆炮孔布置、装药参数设计、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可用作结构-功能一体化构件,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核电和兵器装备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不同铝基体、颗粒增强体和制备方法对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高性能制备方法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通过综述1xxx系、6xxx系等铝基体,氧化物、碳化物等颗粒增强体,粉末冶金法、大塑性变形法等固态法制备方法,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服役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势与目前存在的不足,以期为高性能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选择、制备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省运城地区农家住宅为研究对象,叙述了进行室内热环境参数现场测试的过程,分析了不同自然通风方案对室内能耗、舒适性及人工调节便捷性的影响特征,提出了运城地区夏季室内自然通风的理想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