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113篇
综合类   52篇
化学工业   215篇
金属工艺   108篇
机械仪表   127篇
建筑科学   120篇
矿业工程   108篇
能源动力   32篇
轻工业   139篇
水利工程   56篇
石油天然气   78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5篇
冶金工业   67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前电沉积制备复合镀层通常以水为溶剂,但其析氢问题不可避免.以不含水的低共熔溶剂(DES)作为电解液溶剂,电沉积制备了具有高硬度和耐腐蚀性的Ni/TiO2复合镀层,并将其与以水为溶剂沉积的镀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ES基Ni/TiO2复合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结合力,且相较于水基Ni/TiO2复合镀层具有更大的电容环半径和电荷转移电阻,说明在低共熔溶剂中制备的复合镀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当采用独立基础结构形式时,可以采用整体预制混凝土胎模吊装施工工艺,通过将预制混凝土胎模替换现场砖胎模施工,优化施工管理流程等方式,避免劳动力密集,提高机械使用率,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节省人工,提高基础底板防水施工质量,减少后期地下室底板渗漏问题。同时,预制构件替换现场施工构件也是近年来行业工业化、标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泥水盾构在软弱含水地层中掘进时,泥水支护压力过大容易导致掌子面发生水力劈裂,从而引起掌子面坍塌。研究掌子面劈裂压力的影响因素对防止水力劈裂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由于现场试验实施困难、风险高,故设计制作了一种水力劈裂装置,并采用盲孔试样模拟隧道劈裂的发生。通过正交试验配制不同强度的人造黏土用于研究劈裂压力与强度的关系,并采用不同黏度的泥浆进行盲孔试样劈裂试验,分析泥浆黏度对劈裂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加载条件下,劈裂压力随着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大线性增大。当泥浆黏度小于27s时,劈裂压力随泥浆黏度增大而增大,但随时间增长,增大速度变缓;当泥浆黏度大于27s时,随着黏度的增大,劈裂压力稳定在一定值基本不再增大;盲孔试样破坏后具有明显的劈裂面,且不同泥浆黏度时试样的劈裂面基本一致,均自盲孔底端斜向上延伸。  相似文献   
4.
张永将  黄振飞  李成成 《煤炭学报》2018,43(11):3016-3022
为解决深部矿井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难题,针对穿层钻孔提出了高压水射流环切割缝煤层自卸压增透技术。通过瓦斯流动理论分析普通钻孔及环割钻孔瓦斯流动模式,分别建立了普通钻孔及环割钻孔瓦斯流动微分方程,获得了高压水射流环切割缝自卸压技术改善煤层瓦斯流动机制;采用FLAC3D软件建模分析高压水射流割缝后钻孔周边煤体应力演化规律,基于煤体卸压程度及塑性区分布特征,确定了穿层钻孔合理化割缝参数;通过底板穿层钻孔高压水射流环切割缝技术现场考察,环切割缝后煤层变形量达到0.136%,煤层透气性系数较原始状态提高了42倍,瓦斯抽采纯量相较普通钻孔提高3.44~5.32倍,同等条件下煤层抽采半径提高了1倍以上。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均表明,采用高压水射流切割在煤层内部形成环形缝槽,能有效改善钻孔煤体应力状态,增加煤层渗透性,提高瓦斯抽采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研究铁路继电器触点的失效机理。方法在直流条件下进行铁路继电器电寿命试验,自动识别静触点表面与动触点的接触区域。利用三维形貌扫描仪和扫描电镜扫描触点,选定平面基准面,计算触点表面粗糙度参数,分析触点表面形貌变化。对触点烧蚀后的表面进行元素分析,研究触点表面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失效机理。结果 Sa/Sq的值小于0.8表示随机性较强的表面,Sa/Sq(静)=0.246Sa/Sq(动)=0.291,即继电器触点在额定运行后,表面凹凸形貌均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静触点表面的随机性明显强于动触点。分析继电器动、静触点起伏变化(Sp+Sv),静触点为109.786,远大于动触点26.08,表明静触点的起伏变化明显,幅度较大,动触点幅度变化较小,相对平坦。继电器表面基本以Ag和Cd元素为主,Cd含量变化平稳,在明显裂缝处含量极低。相对于动触点,静触点表面凹坑和龟裂状裂纹清晰可见,腐蚀严重。裂缝凹坑区域和凹坑边缘区域Ag和Cd的原子百分比约为2∶1,磨损颗粒区域Ag和Cd的原子百分比约为0.5∶1。相对平坦区域腐蚀程度很浅,Ag和Cd的原子百分比约为5∶1。触点阴极,即静触点表面,存在反应Cd+2OH~-→Cd(OH)_2+2e,部分Ag被磨损,附着在动触点凸起表面。另一部分Ag进行反应Ag++Cl-→Ag Cl,绝大多数Ag进行了Ag+O→Ag_2O反应。结论归纳出了表面形貌和失效之间的联系,动触点表面有微小颗粒沉积,表面高度变化区域性明显。静触点表面凹凸裂痕分界清晰,表面高度变化呈现横向规律性。触点在裂缝凹坑和凹坑边缘区域元素腐蚀情况相当,磨损颗粒区域存在一部分材料从阴极转移到阳极,相对平坦区域存在一部分材料从阳极转移到阴极。  相似文献   
6.
煤岩层赋存条件决定了煤矿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岩动力灾害的发生机理更趋复杂、防控难度显著增大,如何解决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能源的有效供给。针对"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研究"这一科学命题,基于冲击地压"三因素"机理和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作用假说,从煤岩动力灾害防控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和防控实践等3个方面,梳理澄清了煤矿煤岩动力灾害防控中的一些模糊概念,建立了用于统一描述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理的广义"三因素"("物性因素"、"应力因素"及"结构因素")理论,确定了我国煤矿典型冲击地压的4种类型(煤层材料失稳型、煤层结构失稳型、顶板断裂型、断层滑移错动型),分析了影响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从思想认知、原则方法及技术核心等方面凝练了煤岩动力灾害多尺度分源防控技术,提出了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巷道"三级"吸能支护思想与成套技术,开发了煤与瓦斯突出井上下联合抽采防控技术和超高压水射流"横切纵断"防治复合煤岩动力灾害技术,并在现场开展了应用试验。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完善,为我国今后煤矿煤岩动力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强震区200 m级高面板坝抗震机理及抗震设计方法、标准的研究,是制约高混凝土面板坝坝高提升和筑坝技术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结合面板坝震害破坏形式,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验证各种抗震加固措施的有效性,分析地震荷载对面板坝防渗体系影响,提出面板堆石坝的综合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通量法试验研究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HPR)、膨胀剂(EA)与缓凝剂(RE)3种外加剂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HPR、EA与RE 3种外加剂均可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在适当掺量范围内,掺入EA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效果明显优于HPR与RE;对于同一种外加剂,通过的混凝土电子数量与外加剂的掺量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DC/DC电源模块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良好的散热设计是保证电源可靠工作的前提.首先对所用电路拓扑进行了介绍,然后建立了电源模块的热阻模型,通过对主要热源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对温升进行了计算,并利用Flotherm软件建立热仿真模型来验证热阻模型的正确性.针对热应力集中点,提出热性能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中石油储运工作是不够高效的,随着人们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提升,所以对于石油储运工作的效率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并且在储运过程中石油管道的腐蚀的情况也在逐年增加,所以在石油储运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针对石油储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及对安全隐患进行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