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系统的能值特征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反映,也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特征的反映.应用能值分析的原理与方法估算了新疆北屯绿洲生态系统能值特征.结果表明:北屯绿洲生态系统2005年末的能值投入为7.84×1020 sej,产出为7.46×1020 sej.从能值角度讲,北屯农业经济系统能值输入主要依靠外界有偿能值,属于资源输入型,对外界依赖程度较高,环境资源利用率低,相关的能值指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绿洲生态系统的能值特征及耗散机制.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我国卫星影像具有空间分辫率高,比例尺适中的特点。由于国土片是全.景成像比例尺变化大,用它来编绘专业地图,给精度衡蚤带来很大困难,需要对国土片进行几何校正。本文试图用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经过AR月尧卜n图像处理系统刘正的国土片几何精度。以便为分析专题图精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分析遥感影像几何精度介绍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榆林飞播林区的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和土壤可溶性盐为研究对象,对林区土壤可溶性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飞播造林功效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属硫酸盐型,土壤层分异特征不显著,土壤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土壤总盐与养分的相关性不明显,适当增加K+利于真菌的存活和生物量的积累,在1 kg土壤中,每增加1gK+,真菌数量就会增加14个左右。在土层表层,适量减少Cl-能促进土壤细菌的生长,在40 cm 土层的盐分上行过程中出现表聚现象,在土壤中层,出现板结现象,在土壤底层,HCO3-和Na+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利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增加,且 HCO3-的影响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GIS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IS等高新技术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特别是多媒体、CAD、DTM、等正在引入GIS中,从而改变着GIS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成果表达的方式,深化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提高了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水平,推动着自然地理学向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工植被是吸收CO2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生物成分,干旱区人工碳汇林在CO2减排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2009年8月TM数据,提取克拉玛依人工减排林生态景观格局信息,并应用NDVI指数估算植被碳密度。通过测定乔木层及草本层生物量,估算出人工植被乔木层及草本层碳密度。结果表明,克拉玛依人工减排林乔木层的平均碳密度值为37.04 mg/hm2,1 m×1 m样方内草本层平均碳密度为59.65 g/m2,地上植被碳密度约为37.64 mg/hm2,植被层碳储量为250 915.5 mg;随着植被的生长发育及生物量累积效应的发挥,人工植被的碳汇功能还将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墨玉县1990、2009年TM和2000年ETM多波段遥感影像,通过ERDAS与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提取了墨玉县66.7 hm2人工林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分析了人工林区各土地覆盖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使用Fragstats3.3对人工林的景观格局及景观指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景观格局分析了绿洲人工林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墨玉县人工林研究区以沙漠、戈壁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近20 a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很大,农田与水域面积有所减少;2000~2009年植被覆盖退化十分严重,主要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的变化、人工林管理方式及开发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景观分离度、景观破碎化程度在近20 a呈下降的趋势,景观板块形状越来越多样化,不利于管理;研究区水渠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为人工林建设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增大了水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利;人工林具有防风、改善土壤、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43a潮州市蒸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潮州市气象观测站1969—2011年蒸发量、平均气温、降水、总云量、平均风速、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等资料,采用距平百分率、累积距平、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潮州市蒸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潮州市蒸发量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四季蒸发量的波动比较明显;突变检验表明,20世纪70年代日照时数出现突发性上升,但是没有出现明显突变点;通过对全年和季节蒸发量的周期分析,在比较显著的时间尺度上蒸发量目前处于偏多的时期;年蒸发量减少与平均气温增加关系密切,同时也和夏季日照时数的增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分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攘的各种理化性状,地形的分异作用以及气候变化和人为的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水分状况有不同的影响,地表特征与土壤水分状况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世界土遥感研究比较先进的国家一般从70年代初就全面来统地进行了土壤水分的研究,我国系统地进行土攘水分研究是近几年的率。土壤水分遥感监测要经过复杂的中间过程,波段及变量选择,传感器性能等因素对土攘水分监测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方法及途径的选择都要根据土攘类型、传惑器性能以及工作目的等因素合理确定,该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关于GPS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PS卫星测量技术是测绘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建立和发展局域差分全球性定位系统和广域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是提高GPS实时定位精度的有效手段。利用设在地面参考点上和飞机上的GPS接收机进行载波相位差分测量及区域网平差,可以满足多种比例尺航测成图对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要求。目前,RS、GIS与GPS的集成技术是地球空间信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三者综合利用,成为整体的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