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普通旋流器所存在的溢流跑粗问题,提出一种带有中心曲面锥的水力旋流器,利用中心曲面锥结构引导内旋流中一部分粗颗粒到外旋流重新参与分离,减少溢流跑粗。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中心锥型旋流器和中心曲面锥型旋流器的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将中心锥改进为中心曲面锥后,中心锥体附近流体的径向速度增大,进一步强化了内旋流中粗颗粒向外旋流的运动,减小了粗颗粒进入溢流的概率;切向速度变大,有利于颗粒的离心分离;轴向速度减小,颗粒分离时间延长,分离更充分;湍动能减小,流场更加稳定。模拟结果显示,与中心锥型旋流器相比,中心曲面锥型旋流器溢流中≥35 μm 颗粒含量相对减小 11.08%,≥35 μm 颗粒的分级效率提高了 4.04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旋流器在分离过程中由于短路流的存在造成溢流跑粗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筛孔型溢流管旋流器,并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圆柱型溢流管相比,筛孔型溢流管结构可延长颗粒在旋流器内的分离时间,使短路流重新进入外旋流进行充分分离,减少溢流跑粗现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圆柱型溢流管旋流器相比较,采用筛孔型溢流管分离效率显著提高,-25 μm分级质效率由47.59%提高到58.00%,分级量效率由48.74%提高到60.08%,溢流产物更细,粗颗粒减少,溢流跑粗现象得到有效改善;随着溢流管开孔率增大,溢流产率提高,溢流和底流产品粒度均有变粗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干扰床分级机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W型反射盘、切向进料的新型干扰床分级机。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研究了分级机进料口入料速度和给水室进水速度对分级机内部流场特征及分级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进水速度和进料速度区间内,新型干扰床分级机分级腔内的流场更稳定,更有利于颗粒的沉降和分级效率的提高。当进料速度为1.6 m/s时,料浆分级效率可达70.8%,产率可达35.6%。当进水速度为0.9 m/s时,料浆分级效率可达58.7%,产率可达34.6%,研究结果对揭示分级机分级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常规旋流器锥段为直线型锥或单一曲线型锥,在生产中伴有不同程度的底流夹细和溢流跑粗,分离精度有待提高。综合2种曲线锥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提出了一种复合曲锥旋流器,其上锥段向轴心内凹,下锥段由轴心向外凸。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直线型锥和复合曲锥旋流器流场及分离性能的变化,发现随着曲率指数n由1增加到3,在上锥段切向速度和外旋流轴向速度增加,在下锥段切向速度和外旋流轴向速度降低,促进了密度层更合理的分布,分离粒度由19.38μm增加到24.91μm,分离精度由0.517提高到0.649,其中5μm颗粒的底流回收率由6.98%降低到2.40%,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含微细颗粒废水浓缩是电厂湿法脱硫工艺中重要一环,目前,该环节中使用的分级浓缩旋流器为Φ40单锥体结构,直径小、锥角小、底流口堵塞严重。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Φ75双锥结构旋流器,由锥角不同的两个锥段组成,既解决了小直径旋流器底流口易堵塞的问题,又提高了旋流器分离效率。现场运行结果表明,Φ75双锥旋流器分离粒度d50为16.8μm,底流产率可以达到37.6%,与常规单锥体Φ40旋流器分离性能基本一致;研究同时表明入料压力对底流浓度的提高影响显著,对底流产率的影响较小;底流口直径对底流浓度和底流产率影响较大。采用设计的Φ75双锥结构替代Φ40单锥体旋流器后,现场运行堵塞几率大幅度降低,有效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1992年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在各地传达贯彻之后,各地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港商、台商回内地投资房地产的日益增加,房地产业兴起,而各地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和一些地区兴建的开发区、加工区也纷纷上马,全社会投资增长率达30%,固定资产投资超常增长,大量需求使建材行业转向兴旺,各种建材价格有不断上扬之势。据1993年全国建材产品产需衔接展销订货会的信  相似文献   
7.
针对输送系统中弧形弯头易被磨损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球形弯头来替代弧形弯头以提高弯头使用寿命。通过Fluent 14.5模拟分析2种类型弯头的流场特性,探明了不同颗粒对弯头的冲蚀磨损规律及弯头的磨损分布特征,并进行了球形弯头与弧形弯头磨损对比试验。模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弧形弯头的最大磨损率是球形弯头的4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256层螺旋CT与磁共振应用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50例均行增强扫描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256层螺旋CT和(1.5T)磁共振扫描检查,将256层螺旋CT诊断结果记录为实验组,将磁共振诊断结果记录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性。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检出病灶为21 (84.00%),而对照组中总共检出病灶20(80.00%),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检出率更高,但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256层螺旋CT磁共振检测应用于颅内静脉窦血栓中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有效性。检查结果为CT增强静脉成像优于磁共振检测,但单纯应用磁共振静脉成像进行检测,也能够获得一定的诊断效果。所以在临床诊断时,一方面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案,另一方面必要时也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联合的诊断方法,才能保证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旋流器运行过程中存在短路流导致溢流跑粗的问题,提出一种溢流帽式旋流器,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旋流器,溢流帽式旋流器内空气柱直径减小,能耗降低,离心力场强度更大,流体切向速度增大,轴向速度降低,颗粒参与分离时间长,分离更充分,有利于改善溢流跑粗,提高分离效率。试验结果显示,溢流帽式旋流器-20μm颗粒分级质效率从36.97%增加到42.17%,分级量效率从39.68%增加到45.90%。并且随着溢流帽直径的增大,底流固相产率增大,溢流中粗颗粒含量减少,有效抑制了溢流跑粗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高校学生的不断扩招,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扩招带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分析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从毕业设计有关规章制度的制订、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的日常组织、毕业答辩等几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手段。通过近年来对毕业设计的改革,有效推动了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综合能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