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武小鹏  黄涛  冯涛 《软件学报》1996,7(12):735-742
本文描述了PCLAgenda(processcontrolinglanguageagenda)的设计与实现.PCLAgen-da是SCOP组合框架软件工具系统中提供的以过程为核心的软件工程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定义软件开发过程,指导、控制和自动化软件开发工作,支持开发人员的合作和协调.PCLAgenda的核心是基于SCOP软件开发方法学的、面向活动的软件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一个基于3COM 3plus网络系统硬件环境的分布式文件系(3DFS)的设计和实现。3DFS提供了各自治计算机间文件共享,并且支持文件位置对用户的透明性。文章着重讨论了文件目录和管理,并发控制机构以及为保证多付本数据一致性的两步提交协议。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清水河多年冻土试验段,平均海拔4470m,冻上年平均地温为-1.40℃~-0.46℃,冻土上限为1.5~3.5m,2001年9~11月施工。2002年10月前后,路基相继出现多条纵向裂缝。为研究试验段路基裂缝成因及片石路基沉降量较大等问题,2003年5月对DK1026+630和DK1025+583断面进行解剖分析,如实记录开挖路基基本情况,进行现场和室内试验,分析路基沉降和裂缝形成规律,计算路基沉降量。结果表明,路基沉降由在外荷载作用下路基本体的压密沉降和基底以下地层的压密和融化沉降两部分组成,由于两个路基断面填料压实度均匀良好,其沉降量主要来自于地层的压密变形和融沉,路基沉降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DK1026+630断面裂缝贯穿路基本体,为融沉裂缝,是由于路基阳侧原天然地面下泥狄岩风化物融化压缩引起路基体横向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由于片石有调解人为上限形态和抑制路基不均匀变形的作用,故片石路基没有产生融沉裂缝,但在竣工初期却表现出较大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4.
综合能源系统可协调多种能源,有效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多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影响已成为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计及风电和燃料电池联合并网运行的电力综合能源系统阻尼特性展开研究。首先,构建风电机组和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导出两者并网后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模型;之后,采用特征根分析和时域仿真分析法,针对算例系统研究不同运行工况/因素下计及风电和燃料电池的互联系统阻尼特性,包括其不同容量配比、不同接入方式以及联络线传输功率变化等。研究结果可为评估综合能源系统消纳新能源发电的能力及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虚拟数控机床模型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虚拟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对虚拟制造的体系结构、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面向生产过程的虚拟制造体系,实现了与AutoCAD图形文件的交换、数控机床程序的识别和刀具轨迹的计算以及开放性的虚拟机床定义系统。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定义虚拟机床实现对制造工艺的仿真与验证。  相似文献   
8.
风电和光伏与火电打捆外送是我国大型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的重要途径.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静止同步补偿器附加功率振荡阻尼控制协调优化设计策略.首先,搭建了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模型,设计了STATCOM-POD控制器,并采用联络线有功功率作为控制器输入量.然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法则构建了计及系统所有低频振荡模式最小阻尼比的目标函数.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多控制器参数进行协调优化,改善了系统低频振荡特性.以IEEE四机二区域系统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协调优化参数的STACOM-POD控制器能够维持发电机转速的稳定,增加系统的阻尼,抑制低频振荡引起的电网参数波动,改善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  相似文献   
9.
黄土湿陷性与其物理力学指标的关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土物理力学指标可快速评价其湿陷性,故很有必要对黄土湿陷性与其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探究该关系,在大量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及相应的室内试验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理论分析和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郑西(郑州—西安)高速铁路沿线的Q3大厚度湿陷性黄土,系统研究了马兰黄土湿陷系数与深度、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塑性指数和压缩系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工程中用单个或多个物理指标评价黄土湿陷性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湿陷系数与其物理力学指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湿陷系数与深度、含水率、干密度之间呈线性负相关性,与孔隙比呈线性正相关性;对于关中地区Q3黄土,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的界限含水率为20%,界限干密度为1.4 g/cm3,界限孔隙比为0.9;相比而言,孔隙比对黄土湿陷系数影响最大,干密度和含水量次之,而后是塑性指数,压缩系数与湿陷系数的相关性较低。最后,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提出用多个物理指标综合评价黄土湿陷性的经验公式,可用于估算黄土的湿陷性。  相似文献   
10.
一、面向对象技术 的形成与发展 面向对象是以对象为中心的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对象是数据和有关操作的封装体,突破了传统的将数据与操作分离的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数据的抽象。 (2)面向对象方法的继承性体现了概念分离抽象,在对象继承结构上,下层对象继承上层对象的特征(属性和操作),因而面向对象方法便于软件的演化和增量式扩充。 (3)面向对象方法用消息将对象动态链接在一起。与传统的模块调用不同,面向对象方法采用了灵活的消息传递方式,从而便于在概念上体现并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