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厘清莱州湾凹陷馆陶组油气差异成藏机理,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岩心、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莱州湾凹陷垦利A构造馆陶组沉积期的沉积基准面及可容纳空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与河流相沉积演化模式,分析了河流相储层的控藏作用。结果表明:①馆陶组作为三级层序,内部可划分为3个体系域,由早期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低可容纳空间体系域和晚期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构成。②馆陶组发育网状河、辫状河和曲流河3种河流相类型,受不同体系域的影响,三者在纵向上不断演化,导致储层垂向相变以及平面差异分布较为明显。③不同河流相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油藏特征,早期发育的网状河储层侧向上相互切割拼接,垂向上存在稳定的泥岩夹层,导致横向连通性较好、垂向连通性较差,形成岩性-构造油藏;中期发育的辫状河储层在侧向和垂向上往复切割、相互叠置,侧向与垂向连通性均较好,形成构造-层状油藏;晚期发育的曲流河储层受大套泥岩隔层阻隔,侧向及垂向连通性均较差,形成孤立的岩性油藏。以上认识可为研究区的下一步勘探评价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油气成藏定量研究是油气勘探研究的难点。文章基于三维地震、测井以及录井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富集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主要富集在走滑反转带和断隆带两类构造单元,具有两种不同的成藏模式。其中,走滑反转带新近系的油气运移能力受油源断层的活动强度和古近系区域盖层厚度共同控制;断隆带新近系油气运移的能力受仓储层的输导脊和切仓断裂共同控制。并建立了两类不同成藏模式下表征油气输导能力的定量模型和公式。进一步指出,新近系构造-岩性圈闭在具备供烃条件时,其成藏规模仍受到“断-砂”接触程度的控制。砂体与油源断层的总接触面积越大,其内部油气充满度一般越高。  相似文献   
3.
表面憎水性和憎水恢复性是复合绝缘子的重要性能,可以有效减少输电线路沿面闪络事故的发生。为了更好地理解运行复合绝缘子的表面状态,采用多种材料表征方法系统研究了两支运行10年的复合绝缘子伞裙的表面微观结构及憎水特性,并与未运行的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小分子的扩散,在表面纳米级的深度范围内,运行样品与未运行样品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运行样品的老化发生在表面深度为56~94μm处。此外,运行样品表面形貌粗糙程度、孔隙率显著增加,导致其表面接触角较大,憎水性恢复速率较快。然而运行样品的饱和吸水率也较高,是未运行样品的5~8倍。老化形成的裂纹、孔隙是运行样品憎水性恢复速率加快与吸水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但这些孔隙也为小分子的扩散和水分的入侵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钇钡铜氧化合物被发现具有超导电性以来,它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材料具有高不可逆场、高超导转变温度、高临界电流密度等本征物理优势。这种材料以薄膜外延沉积在织构柔性金属基带上,被称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近年来,国内外数家科研机构和公司解决了生产公里级超导带材的技术瓶颈,已能够批量生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极大地推动了超导示范工程的开展。此外,超导带材用户单位也从应用角度向超导带材性能提出新的要求,拉动了超导带材材料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二代超导带材发展的主要趋势,重点介绍面向实用化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取得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工业电解电容的生产包装中,需要精确定位电容的位置和针脚朝向,视觉系统获取到电容的位置信息后,将其传递给机械手,抓取电容。根据此需求,提出基于图像二阶矩的图像识别算法,即采用一阶矩获取电容图像的质心,然后采用二阶矩获取电容图像的倾斜角度;利用电容图像的外接矩形获取电容的中心位置,通过外接矩形中心与电容图像质心的差,可以计算出电容针脚的朝向,从而确定电容的位姿。结合实验与仿真的数据,该算法的运行时间为748ms,识别准确度为100%,电容识别和抓取的平均用时为1s,满足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The pressure profiles, gas velocities, solid circulation rate, solids flux,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of gas and particles in chemical-looping combustion reactors and gas leakage were studied in a cold flow model unit. And these parameters in both air and fuel reactors were measured in the experimental stag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gas fluidization velocity in the air reactor is 1.8 m/s, gas fluidization velocity in the fuel reactor 0.5 m/s, and the bed materials inventory of the two reactors between 1.2 to 3.15 kg. The first cold flow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id circulation rates are sufficient. The appropriate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optimized and the summary of final changes is made the on cold model. The proposed design solutions are currently being verified in a cold flow model simulating the actual reactor (hot)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performed on a cold flow model and highlight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旋转流场条件下离心力对旋叶式分离器壁面液膜界面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利用势函数对汽液两相的动量方程和连续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然后通过对无黏条件下液膜界面的受力分析,获得汽液界面的动力学边界条件和运动学边界条件,结合线性化方程组建立液膜界面波的色散方程。根据力平衡原理获得了液膜运动规律,并结合色散方程建立了界面不稳定发生的判定准则关系式。基于所获得的理论模型编写计算程序,对界面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发现,旋转流场条件下的离心力能够抑制旋叶式分离器壁面液膜界面不稳定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采用HSC Chemistry 6.0软件,对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NOx前驱物(NH3和HCN)与Fe2O3载氧体的氧化还原行为进行了热力学模拟。基于污泥热解实验中NOx前驱物的含量,计算载氧体与污泥的摩尔比(OC/SS)对NH3、HCN以及NH3和HCN混合气氧化过程的影响。热力学模拟结果表明:Fe2O3能显著促进NOx前驱物的氧化和裂解,主要生成N2,几乎无NOx生成;当NH3、HCN以及混合气(NH3和HCN)分别作为还原剂时,其最优OC/SS分别为0.02、0.04和0.05;由于HCN还原性强于NH3,其氧化速率较快。基于Fe2O3/Al2O3混合物(FeAl)载氧体,实验对比了污泥化学链气化与污泥热解过程中NOx前驱物的释放特性,发现Fe2O3能显著降低烟气中NOx前驱物的产率,NH3和HCN产率分别下降32%和62%。实验结果与热力学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电解电容装箱生产线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利用Solidworks软件分别建立电容上料、装入模子盘、针脚振平、针脚校形、储料器、电容装箱机械手等机构的三维模型,采用三菱FX5U-80MT PLC控制各种电机和气缸,完成电容的自动化装箱生产。该自动化生产线解决了电容自动化包装的难题,实现了以机器替代人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