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种混合的中文文本校对方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以模式匹配的方法和3元文法分析的方法为基础,结合语法属性标注和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混合的中文文本校对方法,其结果优于任何一种方法的单独应用。本文描述了这种方法并将它和其它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3.
4.
由于并发的存在和不确定性,在以规约为基础来测试分布式程序的正确性时,必须考虑程序 执行时的内部状态.这些内部状态通过端口显示为事件序列,程序规约需要对序列中各事件间 的依赖关系作约定,即定义事件约束集.该文提出了E-CSPE(extended-constraints on suc ceeding and preceding events),以形式化描述这类事件约束,它由3个基本描述规则组成, 分别对应于3种不同类型的事件约束.通过判断程序执行时所产生的事件序 列集同这些事件约束集的一致性以及对约束集覆盖程 相似文献
5.
6.
7.
8.
程序正确性测试的相关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程序正确性测试的基本原理,并讨论了有关的测试技术,包括以程序规约为基准的黑箱测试和以程序实现结构为基准的白箱测试两个方面。随后探讨了相关技术向分布式程序的拓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该文提出了一种将调用局部化技术应用于并行环境下面向对象语言的方法,文中详细讨论了该技术的适用条件以及如何通过该方法减少循环中的远程过程调用开销,该优化技术产首先将循环分离成多个包含有远程调用的循环,再将分离后的循环分离给循环中对象所在的处理器,最后,化简迭代空间,并且用消息传递来传输数据,这种优化对象分布和循环并行化之后进行,将函数调用局部化于处理器,通过这种优化,可以进一步挖掘循环中的任务并行性,降低计算复杂度,减少函数调用开销,尤其适合面向对象语言中对循环里小函数的优化,该技术已经在作者设计的Java自动并行化编译器JAPS-Ⅱ中实现,在实验中,利用这种优化技术得到了超线性性加速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