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矿业工程 | 17篇 |
轻工业 | 1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1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5.
“多能源同盆共存”中铀的煤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多能源同存共盆”研究理念的由来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从煤地质学的角度,指出了多能源同盆共存理论现有认识中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阐明了在多“能源同盆共存”统一背景下铀的煤地球化学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强化对煤系烃源岩型(或煤系有机岩即煤岩型及煤系泥岩型)铀的富集机理和赋存规律的专项研究是建立“多能源同盆共存”理论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深入展开对煤中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与铀的赋存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查明煤中某些显微组分与铀相关性、油气转化过程中铀的地球化学行为,是煤地球化学在建立“多能源同盆共存”理论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低熟煤中孢粉与可溶有机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孢粉分析和可溶有机质抽提后得到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煤中的孢粉体与可溶有机质关系.结果表明:蕨类孢子含量与氯仿沥青“A”和非烃正相关,与饱和烃、芳烃则显著负相关,而裸子植物花粉则反之.这种情况说明尽管所有生物先质都有生烃作用,但对可溶烃贡献差别较大.而蕨类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相比,可能对低熟-未熟油,特别是含非烃较高的低熟油有某种更为密切的联系.后者则可能与成熟-高成熟煤中才能释放出来的烃类物质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9.
为量化给出以往发现的镧系元素地球化学效应的结果,运用镧系元素+3价离子半径与其某一地球化学行为参数的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山西8号煤层气、肥、焦、廋、贫等5种烟煤镧系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提出了镧系元素地球化学效应回归方程。初步推断认为,该方程可以反映任一地质体中某个镧系元素的任一可量化的地球化学或其他化学行为与该元素+3价离子半径以及该地质体中的∑REE,LREE/HREE之间的数学函数关系。其中,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通常与其∑REE总量呈正相关,而幂函数的幂指数则与轻重稀土的分异程度呈高度正相关。但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大小的地球化学意义尚难以确定,可能与地质体自然演化、变质过程某种热力学平衡程度有关,也与镧系元素自身的赋存状态和化学性质有关,但与演化、变质方向的关系尚难以确定。即便是同一演化或变质过程,LREE相比HREE达到平衡的程度亦不相同,通常LREE达到平衡的程度比HREE要高,但也有时候恰恰相反。其科学意义尚不清楚。如果是非自然的、人工干预的、快速的某种化学过程,如镧系元素的酸脱除率,由于远非充分的自然演化过程,因此亦远未能达到这种热力学平衡。此时回归方程虽然也可用,但拟合优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10.
车载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最优对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车载捷联惯导系统的定位定向精度,提高无依托发射的射击精度,对最优对准技术进行研究.将旋转调制技术引入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并讨论车载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最优对准方案,利用增加的旋转机构周期性的旋转,来抑制惯导系统在导航过程中部分常值误差和随机误差,提高系统在初始对准过程中的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及方位对准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方位旋转对准精度及对准速度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多位置对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