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机械仪表   8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近场声全息中传播波和倏逝波的声场分布与声源大小、辐射频率及测量距离的关系,得出了传播波和倏逝波在空间声场中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可利用的倏逝波传播距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远场声全息方法:首先利用传统远场声全息方法重建声源,然后通过传播波与倏逝波的关系,得出声源面上相应的倏逝波成分,两者叠加获取接近于近场声全息的重建结果。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背景下的弱小目标检测与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idimensiona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BEMD)的检测算法。待检测的原图像经过BEMD分解筛选出多个二维的内蕴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和趋势图像,使用全局门限法分割各个IMF,将处理后的IMFs综合成一个分割出待检测目标的结果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简洁的步骤,有效、准确地检测出弱小目标。  相似文献   
3.
建立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天然橡胶(NR)中氮含量的方法。NR样品经氧弹燃烧分解,将总氮转化为二氧化氮,经吸收液转化为硝酸根离子,采用离子色谱外标法测定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最后计算氮含量。试验条件:氧气压力2~3 MPa,充氧时间3~4min,吸收液20mL 0.1mol·L-1的氢氧化钾水溶液。色谱工作条件:淋洗液4.5mmol·L-1碳酸钠/1.4mmol·L-1碳酸氢钠混合液,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标准曲线线性相关因数为0.999 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氟树脂原料及涂料样品中溶剂可溶性氟含量的测定方法.首先以氧弹燃烧分解氟树脂,把其中的氟转化为氟离子,然后用离子色谱法定量分析溶剂可溶性氟含量.在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2,置信率为95%时,氧瓶燃烧-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均处于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不确定度区间中,表明2种检测方法结果同样有效可信,且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建立艾士卡剂混合熔样-硝酸汞滴定法以测定炭黑中痕量卤素含量。将炭黑样品和艾士卡混合剂混合后放入马弗炉熔融,使样品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卤素转化为卤化物,然后用热水浸取,在乙醇-水溶液中用强电离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将卤素离子转化为弱电离的卤化汞;通过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与过量的二价汞离子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来判断终点,最后计算出炭黑中卤素的含量。试验表明,该方法测得卤素的检出限为0.06 mg.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105%。该方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不受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已成功应用于炭黑中痕量卤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邓江华 《中外电器》2012,(10):16-17
2008年暑期,在工作的第十个年头里,我猛然问发现,在与其他学科轰轰烈烈的整合中,各学科都在汲取信息化带来的新鲜血液,通过课改不断深化,进入了学科建设的一个新阶段,而信息技术学科却逐渐失去自己的学科地位,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成为技术人员,服务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学科建设堪忧。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质量?寻找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平台是我一直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环境与生态的保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也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这也让很多企业在绿色环保潮流的驱动下不断进行自我升级.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有许多皮革生产企业,其中大部分皮革厂仍属于传统型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污染较为严重,亟待转型升级.本文从狮岭皮...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微型车传动系布置情况,设计并试制、安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耐久性强的抗扭振惯量盘。通过安装惯量盘前后整车噪声对比试验,验证其对治理扭振引致车内轰鸣声学的有效性。进而,为优化其结构设计以减轻重量并改善内部应力状态,建立传动系扭振当量仿真模型以获取惯量盘装车状态下的受力情况,旨在为有限元结构分析提供受力边界条件。并通过与相关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确认这一当量模型的适用性。以此为基础,采用实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方法,找寻到质量更轻、应力更小的惯量盘尺寸设计方案。经仿真验证,其抗扭效果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前置后驱型微型车传动系扭振引致的车内低频轰鸣声问题,建立扭振当量计算模型,对传动系的扭振特性进行分析。基于该模型研究微型车传动系抗扭振设计中,传统扭振减振器(TVD)转动惯量与扭转刚度对传动系扭振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对传统TVD的功能、结构分析,找到使用金属惯量盘替代TVD的可行性依据,并实施惯量盘设计、试制,开展针对性的整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安装适当的金属惯量盘可以有效减小微型车传动系扭振响应,在重点关注的1 500 r/min附近降低车内噪声约9 d B(A),有效提升整车NVH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拓宽吸声带宽,提高低频吸声效果,提出新型折叠背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建立单个折叠背腔微穿孔吸声单元的理论模型,通过传递矩阵法求解其吸声系数,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由不同背腔深度单元组成的折叠背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垂直入射吸声特性。随着组合单元数目的增加,吸声带宽得到进一步拓展。结果表明,整体厚度仅为30.3 mm的10 单元组合折叠背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450 Hz~1 600 Hz内的吸声系数大于0.6,在1 200 Hz~1 550 Hz范围内的吸声系数大于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