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59篇
水利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収酵食品倒笃菜中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方法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对倒笃菜中的真菌和细菌菌群结构迚行测定分析。结果检测出倒笃菜产品中,细菌群落中占主要地位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Faecalibacterium属,分别占比例为11.4%、9.3%和8.9%,而对収酵起至兲重要的芽孢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仅占比例为1.1%。倒笃菜中真菌群落中占主要地位的真菌菌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占比为88.8%,而其余真菌占比仅为11.2%。其中,曲霉真菌属中存在可以产生真菌毒素的黄曲霉菌(A.flavus)、寄生曲霉菌(A.parasiticus)等。结论结果表明传统腌制倒笃菜产品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致病细菌与可产真菌毒素的真菌,从而有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因此,应迚一步对倒笃菜微生物的安全性迚行深入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中国对虾超声辅助解冻过程中温度分布和解冻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蛋白变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对超声辅助解冻非稳态过程进行模拟并验证,同时测定解冻后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与肌肉热稳定性的变化,旨在建立中国对虾的超声辅助解冻模型,为其解冻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解冻时中国对虾中心温度模拟值和实验值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943 3℃,静水解冻处理组的RMSE为0.907 7℃,证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解冻过程;与静水解冻相比,超声辅助解冻的解冻时间缩短了35.9%,显著提高了解冻速率;解冻后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没有发生变化,分子质量为70~100 kDa蛋白片段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和交联;最大荧光吸收波长无显著变化,但荧光强度增加;超声辅助解冻后肌肉的热稳定性接近鲜样,而静水解冻后肌肉热稳定性变差。综上认为超声辅助解冻是一种高效且有利于保持冷冻中国对虾品质的解冻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矿山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球磨机已广泛应用于矿厂等工业领域。它主要用于中等硬度材料的细磨。其主要目的是从煤矸石矿中完全分离有用矿物。良好的球磨机安装,既能保证球磨机的正常运行,又能保证较高的作业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正确安装球磨机是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一项技术,为提高矿山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酸(柠檬酸)、碱(氢氧化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水解酶)3种方法从马铃薯渣中提取果胶多糖,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得率、单糖组成、酯化度、分子质量及分子链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马铃薯渣果胶多糖均以富含半乳糖侧链的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RG-I)结构为主。其中,碱提果胶多糖得率最高(23.1%),其次为酸提(11.7%)和酶提(6.0%)。3种果胶多糖甲酯化度均较低(0~7.5%),而乙酰化度较高,且酸提和酶提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乙酰化度高于碱提(分别为13.6%,10.7%,6.6%)。分子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酶提果胶多糖的分子质量最高(1 706.3 ku),且分布最窄。通过Mark-Houwink-Sakurada方程判断:酶提果胶多糖的分子链形态较为聚集,接近球状构象;酸提果胶多糖介于球状和线团状构象之间;碱提果胶多糖分子链形态最为疏松,呈无规线团状构象。  相似文献   
5.
食品智能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智能技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是未来食品制造的必然发展趋势。作者从食品智能设计与优化、食品生产智能管控、食品制造装备智能化等方面综述并展望了智能制造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食品智能制造在食品工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引领食品工业跨入智能发展新阶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气体比例气调包装对冷藏微波辣子鸡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气体比例气调包装对冷藏微波辣子鸡丁品质的影响,采用5组不同气体配比(A组:100%N_2;B组:10%O_2+90%N_2;C组:20%O_2+80%N_2;D组:20%O_2+40%N_2+40%CO_2;E组:20%O_2+80%CO_2)对微波辣子鸡丁制品进行包装,并在4℃冷藏条件下贮藏30 d,测定冷藏过程中微波辣子鸡丁的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水分质量分数、菌落总数、p H值、巯基含量、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OV、TBA值、菌落总数随贮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巯基含量明显下降。O2体积分数越高,微波辣子鸡丁的脂肪氧化、蛋白氧化和微生物生长繁殖速率越快,充入CO_2能够有效抑制造成食品腐败变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降低脂肪氧化速率;且气体比例和冷藏时间对微波辣子鸡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酚酸增强杨梅清汁贮藏期间色泽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杨梅清汁中花色苷的稳定性,向杨梅清汁中添加单宁酸、阿魏酸、芥子酸、绿原酸、丁香酸5种不同的酚酸作为辅色剂,分别在4、25、37℃条件下进行21 d货架期贮藏实验,每3 d对杨梅清汁进行花色苷含量、色泽、抗氧化活性及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5种酚酸均能对杨梅清汁颜色稳定起到增强作用,降低其花色苷的降解速率,延长降解反应的半衰期,减缓杨梅清汁的褐变速率,提高抗氧化活性;其中添加单宁酸和芥子酸辅色效果最好,在4℃贮藏温度下半衰期分别可长达154.033 d和157.533 d,较对照组分别延长76.151 d和79.651 d,但单宁酸对杨梅清汁的透光率影响较大,容易引起浑浊。因此,芥子酸最适合作为杨梅清汁的辅色剂。  相似文献   
8.
对比超声解冻、静水解冻、空气解冻和低温解冻4种解冻方式对中国对虾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蛋白羰基含量、2-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等指标,探究解冻方式对蛋白和脂肪氧化的影响;通过测定色泽、微观结构等探究解冻方式对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超声解冻最快,仅耗时4.3 min;低温解冻最慢,耗时154.7 min。空气解冻后虾肉羰基含量最高,达到2.70 nmol/mg(P0.05),巯基含量、蛋白溶解性降低,蛋白氧化较严重;超声解冻后虾肉巯基含量较高(P0.05),低温解冻后表面疏水性较低(P0.05),这两种解冻方式对蛋白氧化影响较小。空气解冻后脂肪氧化程度较严重(P0.05),3种解冻方式差异不显著。从肌肉品质来看,超声解冻后a~*、b~*接近新鲜对照,其对肌肉的微观结构破坏较小;静水解冻后细胞间隙有一定的增大;低温解冻后虾肉保水性较好,微观结构接近新鲜对照;而空气解冻后肌纤维束被破坏,细胞间隙大,品质劣变。综合品质与解冻效率,超声解冻是一种较好的解冻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废水的降黏回用工艺及其对果脯品质的影响。方法:对比6种降黏剂,以运动黏度和浊度为指标,确定降黏条件,并对比回用液的渗糖速率,建立废水降黏回用工艺。测定不同糖煮液腌渍果脯的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和感官风味,评价回用工艺对樱桃番茄果脯品质的影响。结果:糖煮液废水经真空浓缩后回用,对果脯的脂溶性营养物质、抗氧化能力和感官风味有显著影响。最终选择皂土(添加量0.12%)作为废液的降黏剂,确定降黏工艺;回用液腌渍果脯的水溶性营养物质、抗氧化能力、游离氨基酸含量(3.499%)、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1463.737μg/kg)、樱桃番茄特征挥发性物质含量(265.349μg/kg)和整体感官评价值(77.00)均比新鲜糖水(约50°Bx)组果脯更高(P<0.05),且其脂溶性营养物质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煮液废水的回用工艺可提高加工果脯的营养成分、抗氧化性和感官风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以及公共卫生事件频发,食品产业升级与转型迎来了严峻挑战,培养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教学团队根据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认证标准,对食品引领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索。教学团队通过推行“3+1”学年模式,建立“四维一体”培养体系,创新专业培养方案;通过促进教学工程化转变,创新双螺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方法;通过构建多层次课外科研训练平台,建立多形式国际化交流合作,搭建多维实践交流平台。改革后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目前教学中偏农偏理、课程衔接松散和创新实践平台薄弱等问题,有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人格和国际战略眼光的全方位培养,为食品国际化引领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