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309篇
综合类   2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36篇
无线电   6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光学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技术现状,并分析了现有光学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法拉第磁光原理的光学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互感器主回路采用电感分压原理,采用Ampere环路定律和磁光Daraday效应进行电流测量,通过检测布置在载流导体周围的光纤中传输的两束偏振光间形成的相位差大小,以间接地测量电流值,这个电流值与被测电压值之间是一个固定线性与微分的函数关系,合并单元通过对电流信号进行线性与离散微分获得一次回路在主回路电感上施加的对地电压值,并通过实验室测试的验证,证明这种利用电流测量原理实现电压测量的方式完全可以满足电 力系统对于电压互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电气学科工程教育目前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本文拟结合物联网理念及其“感知-传输-应用”三层体系架构,建立电气学科“调研-教学-评价”三层电气教学物联网体系:“感知”即调研,“传输”即教学,“应用”即评价。接着文章构建了电气学科“感知式基础库”,研究了传统+现代的多平台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最后开展了教学模式的全培养周期学习及评价,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适应社会及行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线路单端电流行波故障测距因波头标定困难所导致的测距可靠性不高、难自动执行等不足,提出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式改进思路。首先分析线路故障实录行波的形态特征和影响故障距离折算的因素。针对故障的复发性和多厂家、跨平台、不同电压等级线路故障波形的相似性,对测距过程中的波头标定和距离折算2个关键阶段进行参数化、案例化描述,根据相应特征属性于历史案例库搜索最相近样本进行算法参数复用从而实现智能测距。该方法能够对复发性故障实现测距结论复用,能够对高相似度故障样本实现测距方法复用,测距效果随历史故障样本积累而提升。不同厂家行波装置获得的大量故障实录数据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单一预测模型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和GM(1,1)的残差修正组合模型。通过算法组合的方式进行系统建模,从而提高负荷预测模型的精度。首先通过GM(1,1)模型进行预测,得到灰色残差序列,利用灰色残差序列建立BP残差修正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残差预测,最后将残差修正值和GM(1,1)模型预测值进行叠加得到最终所需的负荷预测值。利用该模型对某地区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修正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6.
直流接地极线路不同于直流输电线路,其在正常运行下,电压电流的值均很小,且极址点是通过阻值很小的过渡电阻接地,因此接地极线路精确定位是故障测距的难点。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当接地极线路发生接地故障,且接地点电阻大于或等于极址电阻时,流入故障点的电流很小,利用沿线电压分布推导得到的故障点电压不再是电压在线路上分布的最小值,而极址点电压是沿线电压分布的最小值。因此根据故障点电压相等来构造测距函数的测距原理存在不足之处。利用极址点电压相等构造测距函数,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录波数据的耐受高阻接地的直流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大量仿真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接地极线路的精确定位,对采样率要求不高,便于工程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智能终端逐级查询的馈线拓扑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电网中的智能终端(STU)要实现分布式控制需要知道馈线实时拓扑。依赖配电自动化主站给STU下发馈线实时拓扑的方式灵活性差,不利于实现自治性控制系统;为每一个STU人工配置关联馈线全局静态拓扑,通过STU获取关联馈线域内开关的实时状态信息建立馈线实时拓扑的方式配置工作量大;提出了一种STU自主识别馈线拓扑的方法,为每个STU配置局部拓扑信息,由STU通过逐级查询的方式获取馈线实时拓扑。以广域闭锁分布式电流保护为例,在有源配电网静态模拟系统上搭建了测试系统,证明了所提馈线拓扑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低压电网中,PT断线、单相接地及由PT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均是多发性的故障,这些故障都能使电压异常。PT一次不对称断线和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都有电压,绝缘监查装置都会发接地信号,不能根据所发信号区分是单相接地还是PT断线。单相接地和铁磁谐振往往均表现为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尤其是基波谐振更不易与单相接地区分。此文在分析各种故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当电压异常时辨识故障的方法,能有效判断是出现何种故障。  相似文献   
9.
互联区域联络线上的功率振荡一般是由于系统阻尼较弱或重负荷等原因造成的。改善系统的阻尼特性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平息此类振荡。根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所测得的转速、相角等信息,设计了联络线可控串补装置(TCSC)的控制器,用以加强互联两区域系统的阻尼。文中在一个简单的2区4机电力系统中,研究了采用基于广域测量信号的TCSC控制器。仿真效果说明了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区间阻尼控制能有效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和提高互联系统的传输容量,而且可在工程上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蚁群算法的云南电网电源点启动排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云南电网电源点的状况,建立单阶段输电网络电源点启动问题模型,并研究其可行性,使用模型利用蚁群算法对电网的启动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实例筛选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