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8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206篇
电工技术   484篇
综合类   454篇
化学工业   630篇
金属工艺   260篇
机械仪表   596篇
建筑科学   434篇
矿业工程   328篇
能源动力   154篇
轻工业   384篇
水利工程   340篇
石油天然气   258篇
武器工业   70篇
无线电   5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0篇
冶金工业   283篇
原子能技术   71篇
自动化技术   52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了探索10%龙灯·喜乐龙与20%噻虫胺对甘蔗螟虫及蓟马、蚜虫的防治效果及用量,2019年在云南省陇川县蔗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龙灯·喜乐龙与噻虫胺对甘蔗螟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龙灯·喜乐龙SC+20%噻虫胺(13500+1350 g/hm2、1800+1800 g/hm2、2250+2250 g/hm2)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显著,与空白对照比,对螟害株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100%、97.56%、96.34%,对螟害节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100%、98.98%、98.48%。  相似文献   
2.
超高强度钢因其优异的强度及塑韧性而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汽车用超高强度钢,详细介绍了其合金化方式及强化机制,并详细阐述了奥氏体相及其相变所产生的组织增塑效应,以及对组织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解析硃砂烟基本特征特性, 以“硃砂2号”为研究材料, 调查其田间农艺性状及硃砂烟叶产出规律, 通过qPCR分析CYP82E4基因表达模式, 并检测硃砂烟叶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 硃砂2号农艺性状与云烟87无显著差异, 烤后硃砂烟叶比率随着叶位增高逐步上升。硃砂2号烟叶中CYP82E4基因高水平表达, 导致大量烟碱被转化生成去甲基烟碱, 浅红、中等红色、深红三种类型硃砂烟叶的烟碱转化率分别为86.95%、90.86%、93.85%, 远高于云烟87的5.12%。硃砂烟子代植株中CYP82E4基因高表达、高烟碱转化率性状能够稳定遗传, 烤后烟叶均呈现明显的硃砂烟外观特征。本研究揭示了硃砂烟基本特征特性, 为进一步研究硃砂烟的成因及化学特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重载AGV在满载工况转向时,转向阻力明显增大,给转向控制系统敏捷、精确控制造成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的控制方法,以实时、动态的修正转向系统控制参数。根据AGV转向系统结构建立了控制模型,搭建了模糊PID控制器,制定了隶属度函数及模糊规则,并根据转角偏差及偏差变化率更新控制器的参数,使液压调整量根据需要进行动态修正,保证车轮在高转向阻力时快速、准确的偏转。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算法可有效降低系统超调量、振荡幅度,加快系统响应速度,提高了重载AGV液压转向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泵板装置对混流式水轮机上冠流道泄漏水影响,基于CFD商业软件平台,结合新疆红山嘴一级电站4号水轮机,以泵板装置为研究对象,将主轴密封真空度、泄漏量、上冠间隙进口与梳齿环出口压差作为3个研究指标。首先在模型准确基础上对泵板装置内泵叶角度和泵盖高度2个相关结构分别进行数值分析,其次对其联合优化结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为提高主轴密封真空度将泵叶和泵盖联合优化可取得更佳效果,即泵叶斜置30°同时泵盖调节高度比在0.0272~0.1086之间,3个研究指标均可达到设计改造要求;上冠间隙泄漏量与泵叶及泵盖结构联系密切且泵盖高度比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齿轮点蚀坑三维形貌对齿面应力集中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形貌的点蚀坑对轮齿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然后以椭球点蚀坑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椭球点蚀坑长、宽、深尺寸,分析了不同长宽比、深宽比变化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并建立了椭球点蚀坑应力集中系数随三维尺寸变化时的近似计算模型。根据某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数据,对所建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分析讨论了点蚀坑尺寸变化对齿轮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点蚀坑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齿面上椭球坑应力集中最明显,其次是圆锥坑、五角锥坑、三角锥坑;应力集中系数随椭球坑深宽比和长宽比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医疗器械行业常用材料纯镁丝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型大塑性多道次转角拉拔(M-PAD)变形工艺,建立了M-PAD变形模型,并模拟了拉拔过程中纯镁材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变化图;通过设计便于进行拆卸与实验操作的M-PAD模具,对纯镁M-PAD变形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PAD拉拔变形有利于晶粒的均匀细化,在第1次拉拔后,试样的晶粒得到细化,拉拔2次后晶粒大小无明显变化;M-PAD拉拔过程应选取合适的参数,本次试验得出的最优拉拔参数为4 mm/min速度下进行2次M-PAD拉拔。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Curcumin/Cyclodextrin polymer inclusion complex, CUR/CDP)对乙醇诱导LO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MTT法建立乙醇诱导LO2细胞损伤的模型,通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等试剂盒考察了CUR/CDP对乙醇诱导LO2细胞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经CUR/CDP(80 μg/mL)处理后,LO2细胞的存活率从54.75%±8.97%(模型对照组)提高到85.27%±2.64%,且细胞培养液中ALT、AST和LDH活力分别从(26.47±0.90)、(41.02±4.41)、(63.77±4.95)U/L(模型对照组)降低到(16.17±0.42)、(22.62±0.79)、(32.25±1.69)U/L(P<0.01),LO2细胞内GSH-PX、SOD活力分别从(21.82±1.34)、(8.45±1.11)U/mg prot(模型对照组)升高到(36.70±0.56)、(16.47±1.27)U/mg prot,LO2细胞内MDA和ROS含量分别从(1.19±0.15)nmol/mg prot、(198.02%±11.76%)(模型对照组)降低到(0.72±0.05)nmol/mg prot、(110.87%±10.22%)(P<0.01)。综上所述,CUR/CDP通过提高LO2细胞相关抗氧化酶的活力和降低细胞内ROS含量来改善乙醇诱导LO2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对火麻仁油的多酚提取及福林酚(Folin-Ciocalteu,FC)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含量的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方法为:吸取0.5 mL 80%乙醇溶液加入到0.25 mL油样中,在室温下(25℃)混匀,以4 000 r/min离心15 min,提取3次后合并上相定容至1.5 mL。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火麻仁油多酚提取液中加入0.1 mol/L福林酚试剂3.5 mL,反应10 min后加入7.5%碳酸钠溶液2.5 mL,暗处反应1 h并于765 nm处测定吸光度。对优化方法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没食子酸浓度在10 μg/mL~80 μg/mL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6),该方法测得加标回收率为(104.41±1.98)%,同一样品重复测定6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20%,0~3 h内测定吸光度的RSD为0.92%,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作为火麻仁油的酚类油脂伴随物含量的有效的分析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辉锑矿为原料成功制备出Cu_(12)Sb_4S_(13)块体。研究以Sb_2S_3矿物为原料时烧结工艺对Cu_(12)Sb_4S_(13)合成的影响。在400 ~ 440℃温度区间内均可快速合成Cu_(12)Sb_4S_(13)块体且二次烧结能够进一步减小中间相CuSbS_2和Cu_3SbS_3。第二相Cu_3SbS_4和残留相CuS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二次烧结前进行机械化球磨处理,干磨比湿磨更容易减小残留相。初次烧结块体的断面SEM和EDS能谱分析表明内部存在Cu或Cu_2S颗粒团聚现象。适当降低Cu或CuS摩尔量(化学计量比0.1 mol)能促进烧结块表面反应进行。烧结过程中,硫磺蒸汽压的导致烧结块表面成分和内部粉末的成分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