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79篇
电工技术   167篇
综合类   91篇
化学工业   159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125篇
建筑科学   137篇
矿业工程   76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59篇
石油天然气   82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1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6篇
冶金工业   33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assive MIMO)系统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接收检测方法时存在矩阵求逆复杂度高的问题,已有较多降低复杂度的研究。在降低检测算法复杂度的同时,如何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检测性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称加速超松弛(Symmetric accelerated over-relaxation, SAOR)迭代算法应用于Massive MIMO系统信号检测中,避免了复杂的矩阵求逆计算,实现了复杂度较最小均方误差算法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AOR的检测方法通过较少的迭代次数就能逼近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算法的检测性能,为Massive MIMO系统中接收信号的快速检测提供了较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矿区地表单点沉陷动态预计方法主要基于传统的水准测量数据,监测方法单一,成本高,观测点易破坏,不能保证地表形变信息的实时性,且采用灰色模型进行地表沉陷预计时只针对单一模型的应用,没有结合模型自身特点分析其适用性。以袁店二矿7221工作面为试验区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监测矿区地表沉陷量,分别建立了描述沉陷量与时间关系的GM(1,1)与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地表沉陷量预计,实现了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与动态预计一体化。通过比较、分析GM(1,1)与灰色Verhulst模型对地表沉陷量的拟合及预计结果,得出了2种灰色模型在矿区地表沉陷预计中的适用性:在矿区开采沉陷开始至活跃前期,若地表单点沉陷量曲线呈近似单峰型,则宜采用GM(1,1)进行短期预计;当矿区地表沉陷进入衰退阶段,单点沉陷量曲线呈平底饱和状态,则宜采用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中长期预计。  相似文献   
3.
4.
岩相及其组合有规律地分布于层序地层格架内。通过岩心观察和样品测试数据综合分析,基于T(湖进)-R(湖退)层序划分方法,系统分析了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陆相断陷湖盆关键层序界面特征、变化形式、构成样式及分布模式,总结出沙三下亚段的沉积层序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沙三下亚段关键层序界面类型主要有区域性的最大湖泛面和层序界面;②层序变化形式主要有向上变浅的R半旋回、向上变深的T半旋回和稳定旋回3种,层序单元构成可归为3种类型,分别为快升慢降型、慢升快降型和均一型;③沙三下亚段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对应早期湖进体系域(早期LTST)、晚期湖进体系域(晚期LTST)、早期湖退体系域(早期LRST)和晚期湖退体系域(晚期LRST),四级层序和划分的五级层序单元具有全区的可对比性和完整性;④济阳坳陷沙三下亚段湖平面在总体快升慢降的背景下,主要经历4个变化阶段——早期LTST的快速上升阶段、晚期LTST的缓慢上升阶段、早期LRST的缓慢下降阶段及晚期LRST的下降阶段。层序演化过程中,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造成层序格架内岩相及其组合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剑  张彩翔 《煤》2021,(2):67-68,81
小南村煤业3306工作面紧邻漳泽水库,存在较大突水危险,文章对3306工作面近水体开采情况安全开采论证,并在原方案基础上多延长工作面长度40 m,在保障了矿井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多回收了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6.
钢材剪切加工领域中不同的来料和不同加工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结构形式的整平机,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出发结合不同形式的横剪介绍了各种剪床的特点和不同整平机结构的特点,并介绍了根据来料和加工要求如何选择合适的整平机。  相似文献   
7.
8.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垃圾的问题愈加突出。据相关机构估算,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只有5%,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如果建筑垃圾不加以利用,按照每年固定资产投资15%的增速测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垃圾的存量将达到237亿吨,需要占用39.6万公顷的土地,同时对国土资源和地下水将造成巨大的污染危害。笔者长期在新型建筑材料生产研发企业工作,谨以此文对建筑垃圾资源化进行分析并提出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海海域部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地层砂为高泥质含量细粉砂,开采防控砂难度较大。针对高泥质细粉砂挡砂机制问题,使用粒度中值为10.13 μm的泥质细粉砂样品,模拟单向气液携砂流动条件,使用绕丝筛板、金属烧结网、金属纤维、预充填陶粒4类挡砂介质在20~80 μm挡砂精度下进行挡砂模拟实验,采用显微成像系统观察挡砂介质内部及表面砂粒沉积与堵塞动态,分析介质流通性能和挡砂性能变化,总结堵塞规律、微观挡砂机制与形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精度的挡砂介质对泥质细粉砂的堵塞总体呈现堵塞开始、堵塞加剧和堵塞平衡3个阶段。随着驱替进行,挡砂介质渗透率逐渐降低,幅度会高达90%以上;同时过砂速度减缓,最终过砂率为5%~10%。根据堵塞规律和微观图像分析,提出了粗组分分选桥架、局部砂团适度挡砂、整体砂桥阻挡等挡砂介质对泥质细粉砂的3种微观挡砂机制。以粗组分分选桥架挡砂机制为主的挡砂工况下,挡砂介质堵塞渗透率较高,但过砂率超过15%,挡砂效果较差;以整体砂桥挡砂机制为主时,过砂率在10%以下,挡砂性能较好,但各类挡砂介质的堵塞渗透率不足1 D,流通性能较差。局部砂团适度挡砂机制为主时介质挡砂性能及流通性能介于两者之间。挡砂介质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泥质细粉砂的微观挡砂机制和形态受挡砂介质类型、精度、地层砂特征以及流动条件等因素控制,其规律对于水合物泥质细粉砂防控砂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GIS的应用,建立地浸矿山所在区域的地理信息库,使区域内的地理单元由二维空间平面形式的模拟展示,转向三维空间立体形式真实模型的构建,将原来以现场踏勘、照片、地形图为依据,以经验为有限手段的前期研究,转变为以地理信息数据库为依据,以动态立体的三维模型为研究手段,做到设计方案的可视、生动、准确、最优。通过钱家店铀矿床钱Ⅳ块地浸采铀工程的实际应用,构建了项目区域的三维空间场景,为矿山总体布置设计方案的计算和优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