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3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娜  秦品乐  曾建潮  李启 《计算机应用》2019,39(6):1816-1823
针对在灰度图像着色领域中,传统算法信息提取率不高、着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密集神经网络的灰度图像着色算法,以实现改善着色效果,让人眼更好地观察图片信息的目的。利用密集神经网络的信息提取高效性,构建并训练了一个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图像中的各类信息及特征进行提取。训练网络时与原图像进行对比,以逐渐减小网络输出结果的信息、分类等各类型的损失。训练完成后,只需向网络输入一张灰度图片,即可生成一张颜色饱满、鲜明逼真的彩色图片。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密集网络后,可有效改善着色过程中的漏色、细节信息损失、对比度低等问题,所提算法着色效果较基于VGG网络及U-Net、双流网络结构、残差网络(ResNet)等性能优异的先进着色算法而言取得了显著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基于平移不变小波阈值算法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D)处理存在间断事件的数据会引起模态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去噪相结合的新方法.由于传统的小波变换去噪会使信号在间断事件处产生人为的振荡现象,故先用平移不变小波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消除间断信号对EMD方法的影响,再对信号进行EMD分解.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表明:只有在有效消除异常干扰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可靠的IMF分量,采用本文的方法消除间断信号对EMD分解的影响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Linux的高速网络包捕获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首先分析了Linux数据包捕获机制,指出了在高速流量的网络环境中,频繁的网卡中断是系统接受数据包能力瓶颈。然后讨论了基于Linux系统中采用中断和轮询相结合的数据包捕获技术NAPI。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NAPI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数据包捕获效率。  相似文献   
4.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存在全局特征表示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全局特征耦合与交叉尺度注意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由编码器、融合规则和解码器三部分组成。编码器中采用并行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双分支网络分别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与全局表示。在不同尺度下,通过特征耦合模块将CNN分支的局部特征嵌入Transformer分支的全局特征表示中,最大程度地结合互补特征,同时引入交叉尺度注意模块实现对多尺度特征表示的有效利用。编码器提取待融合原始图像的局部、全局以及多尺度特征表示,根据融合规则融合不同源图像的特征表示后再输入到解码器中生成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CBF、PAPCNN、IFCNN、DenseFuse和U2Fusion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特征互信息、空间频率、边缘信息传递因子、结构相似度、感知图像融合质量这5个评价指标上分别平均提高6.29%、3.58%、29.01%、5.34%、5.77%,融合图像保留了更清晰的纹理细节和更高的对比度,便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两阶段纵膈淋巴结自动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淋巴结分区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准确分割恶性淋巴结对于肺癌诊断以及治疗意义重大。针对纵膈淋巴结尺寸差异大、正负样本不平衡、与周边软组织和肺肿瘤特征相似等问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用于纵膈淋巴结分割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级联算法。首先,根据医学先验设计了两阶段分割算法剔除纵膈干扰组织后对疑似淋巴结进行分割,减少负样本的影响和训练难度,同时增强对纵膈淋巴结的分割能力;然后,引入全局聚合模块和双注意力模块以提升网络对多尺度目标和背景的分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纵膈淋巴结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0.707 9,召回率达到0.726 9,Dice score达到 0.701 1,在准确率和Dice score上均明显优于当前其他纵膈淋巴结分割算法,能较好地解决淋巴结尺寸差异大、样本不平衡、特征易混淆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残差网络和密集网络的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网络中间层的部分有用信息丢失和融合图像细节不清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残差超密集网络(Dual Residual Hyper-Densely Networks,DRHDNs)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DRHDNs分为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两部分。特征提取部分通过将超密集连接与残差学习相结合,构造出双残差超密集块,用于提取特征,其中超密集连接不仅发生在同一路径的层之间,还发生在不同路径的层之间,这种连接使特征提取更充分,细节信息更丰富,并且对源图像进行了初步的特征融合。特征融合部分则进行最终的融合。通过实验将其与另外6种图像融合方法对4组脑部图像进行了融合比较,并根据4种评价指标进行了客观比较。结果显示,DRHDNs在保留细节、对比度和清晰度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其融合图像细节信息丰富并且清晰,便于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沈文祥  秦品乐  曾建潮 《计算机应用》2019,39(12):3496-3502
针对室内人群目标尺度和姿态多样性、人头目标易与周围物体特征混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特征和混合注意力机制的室内人群检测网络(MFANet)。该网络结构包括三部分,即特征融合模块、多尺度空洞卷积金字塔特征分解模块以及混合注意力模块。首先,通过将浅层特征和中间层特征信息融合,形成包含上下文信息的融合特征,用于解决浅层特征图中小目标语义信息不丰富、分类能力弱的问题;然后,利用空洞卷积增大感受野而不增加参数的特性,对融合特征进行多尺度分解,形成新的小目标检测分支,实现网络对多尺度目标的定位和检测;最后,用局部混合注意力模块来融合全局像素关联空间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增强对关键信息贡献大的特征,来增强网络对目标和背景的区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室内监控场景数据集SCUT-HEAD上达到了0.94的准确率、0.91的召回率和0.92的F1分数,在召回率、准确率和F1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当前用于室内人群检测的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控制系统建模难度大或代价高,并且网络环境受时延、丢包、其他节点干扰的影响时刻都在变化,使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控制要求,在网络控制系统中引入仅利用当前在线数据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从而避开了系统建模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变化,将多新息理论应用于无模型方法的控制律计算,加快其收敛速度,达到准确快速控制的目的;利用TrueTime仿真工具箱,搭建了一个以太网网络控制系统的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证实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非线性系统下的控制效果优于PID,并且证实了使用多新息理论改进无模型控制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丽芳  董侠  秦品乐  高媛 《计算机应用》2018,38(4):1134-1140
针对目前全局训练字典对于脑部医学图像的自适应性不强,以及使用稀疏表示系数的L1范数取极大的融合方式易造成图像的灰度不连续效应进而导致图像融合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联合字典学习的脑部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改进的K奇异值分解(K-SVD)算法自适应地从已配准的源图像中学习得到子字典并组合成自适应联合字典,在自适应联合字典的作用下由系数重用正交匹配追踪(CoefROMP)算法计算得到稀疏表示系数;然后将稀疏表示系数的"多范数"作为源图像块的活跃度测量,并提出"自适应加权平均"与"选择最大"相结合的无偏规则,根据稀疏表示系数的"多范数"的相似度选择融合规则,当"多范数"的相似度大于阈值时,使用"自适应加权平均"的规则,反之则使用"选择最大"的规则融合稀疏表示系数;最后根据融合系数与自适应联合字典重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三种基于多尺度变换的方法和五种基于稀疏表示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融合图像能够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信息,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好,病灶边缘清晰,客观参数标准差、空间频率、互信息、基于梯度指标、基于通用图像质量指标和平均结构相似指标在三组实验条件下的均值分别为:71.0783、21.9708、3.6790、0.6603、0.7352和0.7339。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郭杨  秦品乐 《计算机科学》2018,45(3):241-246
容积效应和伪影现象是MR影像处理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单模态处理方法易受两者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多模态局部转向核的方法来检测大脑中的多发性硬化。该方法利用多模态脑MR影像和大脑近似轴对称的先验知识来进行大脑情况的变化检测。局部转向核能够度量像素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似程度,因此该方法将局部转向核作为特征,用余弦相似性来衡量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多模态的引入减少了容积效应和伪影现象,改善了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