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胡岸  刘水 《江西电力》2015,39(2):41-44,50
全国各网省电力公司都正在进行电能表、互感器等计量器具的集中检定和统一配送,为了将计量器具安全、经济、准确地配送到各地、市、县供电公司,本文介绍一种计量器具配送智能管理技术,既可以提高配送计划的合理性,配送成本的优化和配送效率的提升;又可以实现配送全过程监控,防止丢失、错配、漏配和检测环境影响。实现计量器具配送的智能化,对计量器具配送实现全过程监控,使计量器具的配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3.
胡岸  孟放  郑郁劼 《电视技术》2016,40(1):141-144
近年来,立体电视和立体电影的发展掀起了一股“3D”热潮。要让观众享受到高质量的立体内容,首先要解决人们在观看立体视频图像时的不舒适感。本文以立体图像的视差因素为切入点,结合人眼关注模型,设计了并实现了一种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人造立体图像的主观实验评价结果,建立了视差——舒适度模型,同时结合图像显著信息,对立体图像的舒适度进行了预测。对比主观评价结果,本文实现的所提出的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所获取的评价结果与人眼感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立体电视和立体电影的发展掀起了一股“3D”热潮.要让观众享受到高质量的立体内容,首先要解决人们在观看立体视频图像时的不舒适感.以立体图像的视差因素为切入点,结合人眼关注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人造立体图像的主观实验评价结果,建立了视差—舒适度模型,同时结合图像显著信息,对立体图像的舒适度进行了预测.对比主观评价结果,所提出的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所获取的评价结果与人眼感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MCRA最小值递归平均算法对噪声的估计值较为准确,而且对一段话音内噪声功率谱的变化也能准确的追踪.但是面对噪声功率谱突然陡增这种情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适应才能得到准确的噪声估计值,而在这个自适应期间,会留下较强的残留噪声,影响人的听感.本文在MCRA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利用最大对数似然比结合能零比的VAD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辅助算法,得到一种改进型噪声估计算法.实验仿真结果也表明,改进的噪声估计算法在噪声估计速度方面优于MCRA算法.  相似文献   
6.
在买卖交易中,当事人可能会因种种原因需要退换货。然而随时经济的不断发展,交易双方履行路程的加大,可能会产生十分高昂的运费。此时运费由何方承担,值得讨论和研究。本文分析不同情形下退换货行为的性质,并对不同原因所致的退换货运费承担具体讨论,在现行法和理论中找寻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流互感器是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之一,它将一次系统的大电流按照一定的比例变换成二次小电流,供给测量仪表或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使用[1].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承担变流和电气隔离的作用,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户外电流互感器工作环境恶劣,更易发生故障,而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渗油故障尤为常见.当电流互感器严重缺油时,会使...  相似文献   
8.
针对球磨机存在的多变量、大时滞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变量前馈解耦PI控制策略。利用解耦矩阵将被控对象解耦,再利用稳态裕量模型简化法化简复杂的模型,最后设计前馈补偿器,并确定出专门针对球磨机的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通过对球磨机模型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策略能有效地解决输出间的耦合和大时滞问题,有较好地解耦和设定点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爆炸丝脉冲高电压的高幅值、快前沿等特点,设计了一个分压比为400∶1的水电阻分压器,并将泰克高压探头P6015A接入该分压器的高压输入端,利用对比法对分压器进行了标定.测量电压为30kV,响应时间为0.05μs,标定结果偏差为1.5%.该水电阻分压器被用于测量含电爆炸丝断路开关的脉冲功率电路,测得输出脉冲电压为0.92 MV,前沿时间为0.1μs.  相似文献   
10.
胡岸 《通信电源技术》2012,29(4):131-132
文中首先分析了通信系统防雷保护的作用,其次,就如何有效加强通信系统防雷保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