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32篇
  免费   6992篇
  国内免费   4512篇
电工技术   5129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5967篇
化学工业   9200篇
金属工艺   4474篇
机械仪表   4256篇
建筑科学   5086篇
矿业工程   2338篇
能源动力   1755篇
轻工业   5902篇
水利工程   1830篇
石油天然气   3288篇
武器工业   734篇
无线电   68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62篇
冶金工业   3084篇
原子能技术   1333篇
自动化技术   9533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1075篇
  2022年   2081篇
  2021年   2917篇
  2020年   2180篇
  2019年   1638篇
  2018年   1819篇
  2017年   1969篇
  2016年   1821篇
  2015年   2656篇
  2014年   3357篇
  2013年   4233篇
  2012年   4869篇
  2011年   5171篇
  2010年   4851篇
  2009年   4723篇
  2008年   4671篇
  2007年   4545篇
  2006年   4111篇
  2005年   3520篇
  2004年   2645篇
  2003年   1998篇
  2002年   1920篇
  2001年   1833篇
  2000年   1414篇
  1999年   1080篇
  1998年   765篇
  1997年   609篇
  1996年   546篇
  1995年   465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8篇
  1976年   13篇
  1970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减轻因流动加速腐蚀(FAC)引起的锅炉结垢加速、汽水系统管道厚度减小甚至爆裂现象,对超临界机组发生流动加速腐蚀的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管壁内表面粗糙度、蒸汽含汽率、pH值、溶氧量对FAC的影响,以及温度与pH值、温度与流速、pH值与溶解氧量、溶解氧量与氢电导率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结合实际电厂的运行数据验证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减小工质流速、管壁粗糙度和氢电导率,增大给水的pH值和溶解氧含量可以使FAC的腐蚀速率减小,超临界加氧处理时pH值应在8.9~9.2之间,溶解氧量范围为45~100μg/L,氢电导率的期望值在0.1μS/cm以下。由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十分复杂,本文只给出了大致范围和趋势,并未给出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3.
甫沙4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柯东构造带上,北部和东部分别发育有柯克亚和柯东1井油气田。为研究甫沙4井原油来源与充注过程,对原油样品和连续抽提后的含油砂样各组分(游离态、束缚态、包裹体)进行GC、GC?MS和 GC?IRMS分析,与柯克亚凝析油气田油样进行油—油对比。结果表明:甫沙4井晚期充注原油组分具有C29?32重排藿烷、重排甾烷和Ts相对含量高,C27?29甾烷ααα 20R分布呈反“L”型,以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值较低等特征,与柯克亚凝析油气田来源于二叠系普司格组(P2?3p)烃源岩的主体原油(I类)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而早期充注的原油组分具有重排藿烷、重排甾烷和Ts相对含量较低,C27?29甾烷ααα 20R分布呈“V”型,以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值较高等特征,与柯克亚凝析油气田来源于中—下侏罗统湖相泥岩的II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甫沙4井经历3个阶段成藏过程:①在上新世,二叠系烃源岩于生油晚期阶段生成的I类原油运移至柯克亚构造带或柯东构造带深部形成油藏;②在更新世早期,侏罗系烃源岩于生油早—中期生成的II类原油运移至甫沙4井白垩系储层;③在第四纪,强烈的构造作用使深部I类原油沿断裂调整进入甫沙4井白垩系储层。最终造成甫沙4井白垩系储层II类原油先充注,I类原油后充注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4.
Zhai  Shengnan  Yu  Kejing  Meng  Chaoran  Wang  Hongbo  Fu  Jiaji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22,57(15):7491-75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In this paper, an eco-friendly method of producing hybrid silica aerogels by freeze-drying method (FD) is proposed. In the freeze-drying system, deionized water was...  相似文献   
5.
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pattern of personalized adaptive learning in online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recommendation satisfaction of personalized...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为了有效预测输电网系统在强风作用下的响应,并开展高效精准的性能评估,文章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风致易损性评估框架。以某具备健康监测系统的输电塔结构为例,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清洗和重构,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建立荷载输入和响应输出的等效映射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生成灾害强度均匀的风场数据并由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输电塔关键杆件响应,计算不同性能水准的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经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涵盖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有效映射复杂风环境下输电塔结构的动力响应。提出的框架方法可以避免单纯通过数值模型制备大量动态响应数据,更高效地进行输电网系统风致易损性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