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22篇 |
国内免费 | 335篇 |
完全免费 | 998篇 |
专业分类
自动化技术 | 825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35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279篇 |
2014年 | 1645篇 |
2013年 | 641篇 |
2012年 | 498篇 |
2011年 | 482篇 |
2010年 | 433篇 |
2009年 | 518篇 |
2008年 | 499篇 |
2007年 | 482篇 |
2006年 | 370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84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44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88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77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0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对近年来聚类算法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对近年来提出的较有代表性的聚类算法,从算法思想、关键技术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另一方面选择一些典型的聚类算法和一些知名的数据集,主要从正确率和运行效率两个方面进行模拟实验,并分别就同一种聚类算法、不同的数据集以及同一个数据集、不同的聚类算法的聚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综合上述两方面信息给出聚类分析的研究热点、难点、不足和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上述工作将为聚类分析和数据挖掘等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粒子群优化算法自提出以来,由于其容易理解、易于实现,所以发展很快,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通过对粒子群算法全局极值和个体极值选取方式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算法,实现了对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非劣最优解集的搜索,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簇结构是复杂网络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拓扑属性之一,具有同簇节点相互连接密集、异簇节点相互连接稀疏的特点.揭示网络簇结构的复杂网络聚类方法对分析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理解其功能、发现其隐含模式、预测其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社会网、生物网和万维网中具有广泛应用.综述了复杂网络聚类方法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试图为这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勾画出一个较为全面和清晰的概貌,为复杂网络分析、数据挖掘、智能Web、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快速图像处理中阈值选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2,自引:28,他引:14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阈值法计算简单,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这使得其在实时图像处理系统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本文选取在实时性强的系统中使用较好的几种阈值化方法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对相应的改进算法进行了综述,对进行图像分割研究的科研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主要基于EM算法和打分-搜索方法进行具有丢失数据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效率较低,而且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结构.针对这些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具有丢失数据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方法.首先随机初始化未观察到的数据,得到完整的数据集,并利用完整数据集建立最大似然树作为初始贝叶斯网络结构,然后进行迭代学习.在每一次迭代中,结合贝叶斯网络结构和Gibbs sampling修正未观察到的数据,在新的完整数据集的基础上,基于变量之间的基本依赖关系和依赖分析思想调整贝叶斯网络结构,直到结构趋于稳定.该方法既解决了标准Gi 相似文献
10.
从DEM中自动提取自然水系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为了从数字高程数据中自动提取区域水资源信息,以提高基于GIS的区域水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效率,提出了一种从DEM中自动提取自然水系的实用方法,该方法通过DEM数据预处理,首先将其中的洼地和小平原改造成斜坡;然后依据水总是沿斜坡最陡方向流动的原理,确定DEM中每一个栅格点的水流方向,再根据各点的水流方向数据,计算出每一个栅格点的上游给水区;接着,根据栅格点上游给水区数值,用阈值法确定水系栅格点,并对水系栅格点进行筛选;最后,根据水系栅格点的水流方向,将整个水系追索出来,另外,还用该方法对试验区的DEM数据进行了自动提取自然水系的试验,其结果与用手工方法提取的水系基本一致,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