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1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32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轻工业 | 2篇 |
水利工程 | 78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迅猛提升,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已成为企事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凭借其特有的优点,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于数据的处理、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的实现,及决策的辅助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结合当前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在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通信技术必定会引领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向。本文从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以及其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的现状,进而结合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2.
高水分稻谷低温储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浅圆仓进行高水分稻谷储藏实验的基本操作程序为:新粮入仓一机械通风一压盖保冷环流熏蒸谷物冷却机械通风。实验结果表明将粮温控制在20℃A下是可行的,且费用低于为安全储藏而进行的烘干费用。 相似文献
3.
4.
土工合成材料按其作用,可归纳为具有反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渗和防护六类,石佛寺水库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多种形式的土工合成材料,克服了一些天然材料的不足和缺陷,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总结分析某输水工程TBM开挖施工废水特点,根据工程施工场区狭小有限的实际情况,采用小型化废水处理设备,通过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探索出输水隧洞TBM开挖施工废水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精准农业中实施节水灌溉的要求,研制了测量土壤含水量的定位测量仪。DAT-AFO-1测量仪的硬件由单片机、土壤水分探头、GPS接受机、SMP水分传感器、RS-232接口、键盘、LCD显示、数据存储器等组成。文章介绍了GPS数据的接受和处理方法,传感器的输出特征及程序设计方法。能够对各类土壤水分进行在线实时测量,可应用于节水灌溉、精细农业等,同时在水利、气象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琦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4,(3):60-62,59
某66kV输电线路工程是为辽东山区某中型水电站隧洞施工架设的配套输电线路工程,水电站工程的总体水土保持方案已获批复。由于输电线路为临时性工程,初步设计的总体水土保持方案中对施工期间的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设计分析与评价论述,主要为原则性建议,缺乏具体的实施措施。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和现场条件,制定了详细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预期效果。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孔祥政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4,(12)
科卡科多水电站引水隧洞以火山岩和侵入岩为主,岩石性脆且易破碎。2014年1月TBM掘进过程中受多条断层破碎带的影响而发生卡机故障,为了使TBM脱困,施工方对断层破碎带内的围岩进行了灌浆加固处理,开挖辅助作业洞,选择GU超细水泥浆和YDS-40高渗透环氧化学材料进行复合灌浆,灌浆结束后通过钻芯检查进行质量评价,通过灌浆加固围岩,使TBM顺利脱困,掘进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研究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的动力响应,将车辆车体看成刚体并以匀速进行运动,车辆悬架与车轮均视为由弹簧和阻尼器所组成,将桥面沥青铺装层和钢板视为双层连续粘弹性薄板,并以铺装层表面不平度作为系统的附加激励,车辆和桥面铺装层间采用点接触模型,最终建立车辆-沥青铺装层-钢桥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而采用Wilson-θ法求解系统方程组。在此基础上,应用Fortran语言实现模型的计算,并结合现场测试结果验证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移动车辆产生的动力效应显著,随着后轴轴重的增加,铺装层表面应变幅值和铺装层与钢板间的最大剪应力呈线性增加;随着行车速度增加,铺装层表面应变幅值和铺装层与钢板间的最大剪应力上下波动变化,但两者均在60 km/h的行车速度下数值达到最大;桥梁跨径和桥面宽度对铺装层表面应变幅值和铺装层与钢板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较为显著,桥梁跨径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